“近期债券收益率持续上涨,对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带来的业务冲击,不亚于商业银行。”一家银行机构人士直言。
对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而言,随着今年以来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如何在负债端融资成本上涨背景下确保业务发展中实现保本微利,俨然是不小的挑战。从去年1月起,随着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持续上涨,近期则突破5%。
事实上,这种业务挑战也发生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进出口银行两大政策性银行身上。
不同于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投放贷款,这三家银行主要依赖发行债券、吸收同业存款、央行短期资金拆借寻求融资,因此资本市场债券融资利率持续上涨,对它们综合融资成本提升的冲击较大。
加之这三家银行还承担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企业走出去、粮棉油收储等政策目标,相应项目贷款利率普遍低于商业银行。负债端、资产端利率此消彼长之下,令他们面临的贷款利差收窄压力要高于商业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近年国开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进出口银行也开始多管齐下,一面通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提升贷款利差收益,另一方面则通过多元化筹资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同时拓展投资收益率,最大限度缓解负债端融资成本上涨压力。
优化贷款业务
“进出口银行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为实现政策目标牺牲信贷业务效益,国开行被定位成开发性金融银行,有着业务中长期保本微利要求,在如今负债端融资成本上涨时期,其经营压力更大。”一位熟悉国开行业务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有金融机构报告显示,2016年国开行资产收益率约为0.81%。但是,若国开行保持资产端基准贷款利率不变,随着负债端债券收益率持续涨破5%,其新增信贷资产利差将明显收窄,甚至可能出现倒挂。
“去年以来,国开行已在资产端对客户结构、地域选择、贷款结构进行优化,多维度抵消资产端融资成本上涨压力。”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在客户结构优化层面,以往国开行主要侧重服务特大型国有企业,尽管这些企业贷款风险可控,但其贷款利率普遍较低,导致利差收益较低,未必能抵消融资成本上涨压力。去年起,国开行加大了与大型民企的业务合作,进一步提升贷款业务利率。
“其实,不少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业务布局时,也接受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这位知情人士指出,“这背后,是不少民企看中国开行能独立满足贷款资金需求,减少企业与多家银行逐一谈判的复杂流程。”
记者多方了解到,进出口银行也通过类似策略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中国制造2025”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贷款余额排名前三位的领域分别为电力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以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其中不少拥有高新技术研发能力的民企也从中受益。
在地域选择层面,国开行则投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中西部经济建设。究其原因,中西部地区不少基建项目竞争压力较低,国开行拥有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话语权,能适度上浮贷款利率。
一位熟悉相关业务的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多数基建项目融资谈判中,由于商业银行参与竞争,国开行能给予的贷款利率通常是基准利率下浮5%-10%,在西部地区,相应基建项目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10%-20%。
在贷款结构优化方面,国开行则倾向采取以量补价,即在负债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在兼顾政策目标的情况下,适度减少低利率项目贷款投放额,转而向高利率项目倾斜,从而提升贷款业务综合利差收益,应对负债端融资利率上涨冲击,确保实现业务中长期保本微利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业务的调整优化,也给这些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去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强调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因此,如何有效把控地方融资平台基建项目放贷风险,考验着这些银行的风控能力。
去年底相关部门相继下发《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进出口银行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监督管理办法》,对三大银行业务合规操作要求做出全面规范。
“对国开行而言,这意味着它需按照监管要求,继续加强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建设,努力在负债端降成本、在资产端提收益、在管理端要效益,探索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且财务和资本上兼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新路径。”他强调说。
多管齐下“开源节流”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有效化解负债端利率持续上涨压力,这三大银行还需开源节流,一是多元化筹资压低综合融资成本,二是致力于提升投资能力,进一步完善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比如国开行尝试开展“以短换长”的债券置换操作,进而降低负债成本与久期。
有金融机构通过分析去年国开债发行到期数据估算,截至2017年11月24日,当年国开行通过发行固息债券融资所付出的付息成本约在4.22%,较2016年4.39%融资成本反而有所下降。
进出口银行2016年年报则显示,当年银行通过合理安排关键期限标准债券与浮息债券,并利用利率下行的有利时机持续发行长期债券品种,以较低成本优化全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农业发展银行则通过中央专项贷款资金发放粮棉油收储贷款,很大程度降低负债端资金成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若多元化筹资降低负债端融资成本是“节流”,开源则落在这些银行能否提供业务创新、加强投资能力,进而获取相应业务收益。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9年,国开行发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国开金融),其注册资本达到603亿元,主要从事投资与投资管理业务。
“事实上,国开金融在国开行业务架构里具有独特的地位。”上述熟悉国开行业务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国开金融是国内最大的股权投资母基金之一,通过投资不同策略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投资PE/VC基金与直投业务获取较高的股权投资回报,进一步提升国开行整体业务综合收益率。”
国开行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开金融有限公司管理资产超过2165亿元,新增投资达到47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银行也在积极加强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协同配合,在项目开发、金融创新、投融资方案设计等环节合作,在服务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实现业务全球布局、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同时,获得更多元化的经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