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产经 - 党报刊文:钢铁去产能这口气不能松 避免企业钻空子
党报刊文:钢铁去产能这口气不能松 避免企业钻空子
加入时间:2018-2-5 9:47:36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钢铁去产能超额完成全年5000万吨的目标任务。”在盘点2017年全国工业和通信业成绩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钢铁行业去产能做出了肯定。

  伴随着钢铁去产能深入推进,钢价开始逐步回暖,有声音认为,钢铁去产能,可以松松、歇歇了。

  产能置换是控制钢铁新增产能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新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释放了怎样的政策信号?下一步钢铁去产能是否可以松口气了?

  产能置换“闸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早在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就提出钢铁行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项目建设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秦松介绍,2015年工信部下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要求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必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该办法有效期于2017年底截止。今年1月1日起,工信部新修订实施《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介绍,2017年钢铁产能置换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已公示公告了近40家钢铁企业产能置换方案,涉及新建炼铁产能4566万吨、炼钢产能5290万吨。当前,进行有条件备案的冶炼产能一代炉退役期逐渐临近。同时,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钢铁企业通过减量置换技改升级,将小高炉、小转炉置换为12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100吨及以上转炉、电弧炉,也已迫在眉睫。未来一个时期,产能置换的“闸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今年任务量仅为去年一半,去产能难度却未减

  2016年以来,我国共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按照1.4亿吨去产能目标任务倒推,2018年还有2500万吨粗钢压减任务。

  “今年的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应该能顺利完成。”李新创介绍,我国去产能目标任务的确定是通过地方政府深入调研,“由下而上”反馈,并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由上至下”决策,中央和地方“三上三下”反复论证的结果。去产能目标任务早已分解到各地,落实到了具体企业、具体装备。“不过,今年钢铁去产能面临的形势,比前些年更复杂,不可盲目松懈。”李新创说。

  首先,去产能深入推进,落后钢铁产能、独立炼铁炼钢企业以及综合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几乎淘汰殆尽。虽然今年的去产能任务量比前两年少得多,但难度丝毫未减。

  其次,当前企业盈利水平较高,对于存在落后产能的企业而言,淘汰1吨钢,中央财政补贴仅100元左右,而且明确要求用于职工安置。如果进行产能交易,目前的吨钢交易价格已高达数百元。巨大的反差容易导致企业主动拆除设备的积极性不高,不排除存在“拖一天是一天”和通过市场进行违规产能交易的侥幸心理。

  第三,钢价总体回升的大背景下,企业停产前普遍存在提高生产强度、连续超负荷作业的现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这给加强安全监管、确保落后产能安全有序退出提出了新挑战。

  扎牢篱笆,避免企业“钻空子”

  秦松介绍,针对产能置换实践中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少数企业“钻空子”等现象,新《办法》在多方面做了修改。

 提出用于置换的产能要满足“1个必须+6个不得”。“1个必须”是前提条件,用于产能置换的冶炼装备,必须在2016年上报国务院备案去产能实施方案的钢铁行业冶炼装备家底清单内。“6个不得”是“一票否决”项,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地条钢”产能、落后产能、拆除主体设备的产能和铸造等非钢铁行业冶炼产能,不得用于置换。

  加严置换比例要求。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继续执行不低于1.25∶1,其他地区由等量置换调整为减量置换。

  完善产能换算表。为避免企业玩“数字游戏”,以置换退出普钢炉建设特钢炉为名新增产能,新《办法》对用于计算置换比例的产能换算表进行了调整,要求各企业退出产能和建设产能都要用这套换算表进行计算,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增加承接置换产能的区域限制。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它地区出让的产能。

  “这些举措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秦松说。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