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信托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感受到了一股“冷风”。在降低宏观杠杆率的思路下,“压通道”成为信托业的重点之一。
光大兴陇信托总裁闫桂军近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他认为,当前监管形势很严峻,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的同时要严监管,而实体造血能力并没有显著改善。
“加杠杆容易去杠杆难,尤其信托去杠杆更难。因为信托具有经济调整的‘缓冲垫’功能,如果去掉可能引起较大波动。”闫桂军认为,不过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仍有较大空间。
据闫桂军介绍,2018年光大信托的业务主要方向为房地产、资产市场、消费金融及慈善信托。其中房地产业务主要围绕长租公寓、产业地产、城市更新、保障房等进行拓展。“不回避房地产,但是绝对不做政策限制的地产业务,而是围绕政策导向、市场导向‘双驱动’展业。”
2017年初,光大信托提出要增资100亿,目前来看已无法完成目标。据悉光大信托准备赴港发行次级债券、中长期债券补充资本。“目前没有准备IPO,现在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IPO不能使股东价值最大化。”闫桂军称。
利润增长50%
“做金融没有规模不行,前两年公司注重考核规模增长。不过今年将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因为规模到一定阶段后,需规模与收入并举。”闫桂军称。
2017年光大信托原定计划是规模翻一翻,不过后来主动压缩。具体而言,一季度有增长;二季度监管开始检查,求稳定;三季度有所恢复;四季度主要是调结构。
光大信托2017年资产规模同比增长约50%,其中集合类占比近40%;当年实现营收增长约50%,信托业务收入增长约60%,利润增长约50%。各项业绩指标增速靠前。
在严监管、去杠杆的背景下,2018年如何发展?闫桂军称,基金化、证券化、资产管理化的战略定位十年不变。基金化对冲风险,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管理化发挥信托制度优势。
业务方面,由于信托与房地产非常匹配,今年光大信托仍将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务,不过会抑制投资型房地产,支持刚需型、保障型房地产。“在政策主导的市场经济中,房地产业务还是要围绕政策,因为政策红利最后一定要通过市场兑现,认识不到这个逻辑很难做好金融。”
具体而言,一是长租公寓,这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技术性手段。二是产业地产,比如与清华控股集团下属产业地产合作,给其创业孵化器做孵化园。三是城市更新,在北上广深等地选择企业合作城市更新、租售并举,目前已在深圳开展了相应项目,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四是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利润薄但风险小。五是房地产资产证券化。
此外,2018年还将围绕资本市场,与优质上市主体合作,进行产业整合。闫桂军认为,目前应是周期起点,当前全球外部经济体复苏,中国经济也可能触底反弹。“股票永远找不到最低点,也很难捕捉到最高点,所以心态要平和。”
光大信托消费金融拓展有几大方向:一是与主流车企合作消费贷款;二是围绕旅游、养老和健康做消费贷。此外,还将加强慈善信托,将在光大信托总部所在地甘肃围绕精品农业、浇灌农业做产业扶贫。
强监管有必要
闫桂军认为,当前监管形势很严峻,不过经济结构调整仍有较大空间。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GDP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实体造血能力正逐步增强,加上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人民币汇率趋稳等因素,都为调整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空间。
不过对于信托等金融机构而言,主动转型任务依旧艰巨,因为经营一旦形成惯性很难改变。这也带来多方面挑战,一是公司团队尤其是负责人,是否有战略眼光;二是是否有较强的战略执行能力,比如都知道要转型股权投资,但每次投资股权项目时,内部意见都很大。毕竟放贷业务是下个月就有利息的,但投资却三年都不见得有回报。
对于当下的强监管,闫桂军认为确实有必要,不然会出现“劣币逐良币”,最后不守规矩的机构反而变成赢家。“从这个方面,我们很支持加强监管。”
但他同时也表示,目前的强监管可能存在不公平之处,“比如我们公司历史包袱重,这两年又要调整、又要发展,做到目前水平集团领导十分满意。但是我们很多资格都没有,比如海外信托、资产证券化、PE子公司等。弱势信托很难做强,会导致马太效应。”
“最近我们也派人到中信信托学习。其实发展有一个时间价值,只要战略正确、不折腾,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肯定能够成为一流信托公司。”闫桂军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