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 初磊 济南报道
《舌尖3》之后,章丘手工铁锅一度脱销,章丘铁锅“同盛永”传承人之一刘紫木在朋友圈写道:“舌尖后的中国——章丘无锅。” 传统铁锅走红的故事还在流传,与此同时,“巧工匠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焦点话题。非遗如何保护与振兴?如何走好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木? “凝聚几代人心血,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23日上午,济南芙蓉街80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谦旗袍第五代传承人于仁谦对经济导报记者感叹。
纯手工制作怎抵工厂流水线
23日上午10点,芙蓉街人山人海,各种美味小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身处闹市,玉谦旗袍店显得有几分寂寞,历经了160多年风雨,如今它是济南唯一一家老字号成衣铺,店面不大,却凝结了祖辈五代人的“匠心”。 市民李女士走进店里,为8月份将举办婚礼的女儿定制旗袍。“真丝面料的定制价格在3000元左右,百年老店老师傅做出来的旗袍舒适可体,技艺不可复制。人生大事,要的就是代代相传下来的韵味。”李女士表示,对于这家老店有一种由衷的敬佩感。 玉谦旗袍像李女士这样的忠实顾客,近一两年来出现了增长势头。于仁谦介绍说,粗略统计,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的“铁粉”有几十人,一开始,这类消费群体不远千里来到店里,于仁谦给她们量体裁衣,每年每人会定制4到5件旗袍;如今,她们与于仁谦之间形成了花色、面料和款式的默契,于老对每位顾客的尺寸烂熟于心,对于更符合她们气质和性格的款式及花色也信手拈来。 “只要我做出来的,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微信付款下单。”旗袍情结让百年小店与遥远的外部世界紧密相连,这让于仁谦感受到了制作技艺的活力与价值。 不止于此,于仁谦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欧美市场,每年固定的顾客也有几百名,这类顾客如今成了中式服装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身穿旗袍、中式服装,行走于海外,传递出服装款式、花色和面料融合中的东方文化底蕴。 玉谦旗袍何以能流传百年?纯手工制作的针线何以抵挡工厂流水线? 据悉,于仁谦秉承了旗袍八大制作工艺——镶边、滚边、嵌边、岩条、盘扣、贴花、绣花、手绘,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解决了用易卷、怕烫、难缝、透明、超薄的真丝烂花绒和真丝立绒面料制作旗袍这一技术难题。 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于仁谦的电话不时响起,有远在陕西的徒弟问询裁衣技术或量衣尺寸的,也有济南的徒弟催促他赶订单的。由于身体原因,“原来3天出一件成衣,现在要一个周。”对于手工做衣的效率,于老感到无奈,这也折射出非遗难传承人“难觅”的现实困境。
借大数据发力
经济导报记者从济南市老字号协会获悉,新一批的“济南工匠”正在申报。2016年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于仁谦获得“山东优秀匠心人”奖,最近,他递交了“济南工匠”申报表。 “旗袍制作技艺要继续创新。”于仁谦介绍,旗袍量体非常关键,大数据时代,“3D”“三维”人体测量已经在上海、青岛等城市得到运用。于仁谦不墨守成规,琢磨着在“量体裁衣”上作出突破。 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他正与上海的朋友沟通量衣软件开发事宜,“会软件的不懂服装,会服装的不懂软件,很难找到既懂软件开发又懂手工制衣的跨界人才。”创新路上,于仁谦承受“隔行如隔山”之压。 据悉,在这之前,他研发出“千人千体测量计算法和观测法”,从以前的30多个尺寸发展到现在的50多个尺寸,使得旗袍制作越来越精细。 “旗袍应该舒适可体,是人体的‘软雕塑’和‘第二皮肤’。”这是于仁谦在继承前辈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作出的创新,“机器扫描得到的是一个冰冷的尺寸数字,千人千体测量和观测,是要让服装提升顾客气质、展现其性格特点的,是带着人情味和温度的。”于老期望将量体法嫁接到精准的大数据时代,又执念于中式服装独特的文化人情魅力,期待这一次创新,能实现服装精细程度和生产效率的双提升。 而这个过程注定不易。于老依然在寻找合意的中式服装细分领域软件工程师,这一创新还在落地的路上,接下来的观测法开发,投入将不会是一笔小数目,非遗传承人仅凭一己之力,是否能让这一创新的技艺得到推广还是未知数。 “资金短缺,的确是当前制约非遗保护的关键问题。”24日下午,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山东非遗专家张继平表示,为破解非遗传承人稀缺的难题,山东省及下属各市在资金上对非遗传承人给予补贴,力度逐渐加大。中央财政对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的传习活动补助,省级财政对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6000元的传习活动补助。 “相对于传承传习活动的开支,补贴经费杯水车薪。”于仁谦举例,参加非遗博览会、文博会等行业盛会,每次的参展成本少说也得两万元,建议补助政策加大力度,充分激发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热忱,减少这一群体的后顾之忧。 业内呼吁,非遗传承和保护应多注重生产性保护,即在保护的基础上,把非遗资源从产品变成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对此,张继平认为,“不走产业化的方向,路子会越走越窄,而产业化要防止过度商业化,要遵循非遗基本的规律,关键要把握度。”他分析,非遗传承的关键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议非遗传承人在此基础上“吸取外来”,即用新时代的营销模式,不忘初心、面向未来。
热望“一带一路”
互联网时代,行走在传承与创新平衡木上的非遗,越来越多借助于“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数字影像、三维立体成像创新了保护方式,让非遗在海内外重放异彩。 比如,剪纸就从民间走向世界,在海外非常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 去年在比利时,于仁谦身穿的中式服饰受到了当地人的追捧,这让他陷入了将中式服饰推向海外市场的思索中。 一边是秉承“匠心”一针一线的手工制作,一边是中国服装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于仁谦觉得自己“坐不住”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堂,既可以是传播汉语言的窗口,也是展示中式服装的绝佳平台。”于仁谦坦言,玉谦旗袍落子海外是他的心愿,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而对于老一辈非遗传承人而言,这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于仁谦期待政府部门整合非遗资源,牵线、搭台,让非遗项目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非遗项目从“单枪匹马无人关注”到产业化,离不开市场开发,而纯手工制作技艺是玉谦旗袍这类非遗项目的灵魂,“市场化和产业化不能丢了根,如果保护难、传承难问题不能化解,就不宜盲目扩张。”于仁谦直言。 工业化带来了商品的千篇一律,玉谦旗袍依然虔诚地传承着技术与工艺。于老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的女儿正在意大利学习服装设计,“接棒人”此举意在“洋为中用”,为中式服装注入新活力。 于仁谦手中的丝线,开始连接中式服装文化通往世界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