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央行重启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到期逆回购后,净回笼100亿元。市场人士指出,3月上半月主要可能影响流动性供求的因素包括节后现金回笼、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到期、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缴款等,预计央行将合理摆布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有望平稳运行。
央行重启操作
3月1日,央行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1000亿元7天期、300亿元28天期和200亿元63天期,中标利率分别持稳于2.50%、2.80%、2.95%。
此前,央行连续两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期间并无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故未投放也未回笼流动性。3月1日,则有16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央行此时重启OMO,很大程度上是为对冲到期的逆回购,但最终并未实现足额对冲,仍小幅净回笼100亿元。
交易员表示,月末财政支出补充流动性后,月初资金面通常会比较宽松,央行多通过少对冲或不对冲逆回购到期,出现净回笼乃正常现象,符合“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
从过去数月情况看,月初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均较小,比如,2017年12月上旬,央行只分别开展1次MLF操作和1次逆回购操作,当期累计净回笼5500亿元;2018年1月上旬,央行只开展了1次逆回购操作,当期累计净回笼6800亿元。
这位交易员表示,2月28日,月末因素导致流动性有所收紧,各期限货币市场利率纷纷走高,而3月1日和2日均有较多央行逆回购到期,此时央行重启资金投放,可安抚市场情绪,稳定市场利率。同时,考虑到月末财政支出后,流动性总量尚可,因此央行并未进行足额对冲。
影响因素较多
一位券商债券投资人士表示,春节刚过,今年3月影响流动性供求的因素要比其他月份多一些,这给流动性预判增添了难度,但央行“削峰填谷”在继续,预计流动性不会脱离中性适度的大格局。
就上半月来看,主要影响流动性供求的因素包括节后现金回笼、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到期、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缴款等。
春节假期过后,居民持有的现金陆续回流银行体系,本可助力资金面更趋宽松。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央行创设CRA,节前投放2万亿左右资金,在规模与节奏上对现金投放形成较好对冲,造就了今年春节前资金面反季节性的宽松局面,而节后CRA陆续到期回笼,机构临时动用的准备金需要交回,大体与现金回笼互为对冲,因此,今年春节前后的资金面都可能比往年更为平稳。
从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分布上看,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共有8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上旬和下旬到期量较多,另外,3月7日和16日分别有1055亿元、1895亿元MLF将到期。
另外,节后现金回笼及年初信贷多增派生存款料扩大缴准基数,3月份金融机构将面临一定的补缴法定准备金的压力。
综合考虑,上半月逆回购和MLF到期带来一定的对冲需求,预计央行将合理摆布公开市场操作,灵活调整开停时点、操作方向和力度,资金面问题不大,未来主要考验还是中旬税期和季末监管指标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央行投放资金中跨季资金占比上升,显示央行对跨季流动性已有所安排,预计中下旬会加大操作力度,特别是增加跨季资金供应,季末流动性仍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