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若形成政策落地,将会对部分肿瘤患者带来利好。”这是部分医药行业从业者从民生角度,对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外释放“进口抗癌药零关税”信号的看法。
而从行业角度看来,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后,外资药企将在多项“政策红包”的“加持”下,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而对于国内同类产品的企业而言,有可能会遭遇一定“阵痛”。
外资药企欢迎“零关税”
据南都记者了解,结合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对抗肿瘤药的各种降价措施,如果“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形成相关政策文件落地,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负担,并有可能让更多恶性肿瘤患者可以用到更多新型抗癌药。
当然,“零关税”这一信号,也受到部分外资药企,尤其是抗肿瘤药为主要产品线的外资药企欢迎。昨日,南都记者致电外资药企辉瑞采访时,辉瑞方面回复表示,这政策有利于改善最新肿瘤药物对患者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是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而另一家外资药企罗氏制药向南都记者回应称“很高兴看到政府部门的措举”,罗氏制药方面认为,这充分考虑到了广大患者对创新药物的迫切需求,“最终使广大的患者获益”。
“进一步降低中国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也是业界相关人士从民生角度作出的评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若抗癌药关税逐步降为零,对老百姓来说是绝对的利好;RDPAC执行总裁康韦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对进口药品的关税进行了下调,有利于提高中国癌症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我们相信这项措施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
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国内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必须依靠进口靶向药以及某些创新药延续生命,但由于药品存在专利限制等原因,往往价格极高。在部分抗癌药限价措施出台前,有统计数据指出,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达到15万至50万元,而自费药的比例有可能甚至高达90%。
“零关税”后国内药企或有“阵痛”
业界看来,抗肿瘤药物是部分外资药企在华主流品种,以肺癌靶向药为例,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在2016年第一次国家谈判前,用药月均费用约合12000元(不含可报销的部分省市),从2005年至2016年间,推算销售额可能以达百亿元规模;又以同类药品罗氏制药的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为例,该公司2015年除美国、欧洲及日本市场外的销售额为2 .31亿瑞士法郎(约合15.317亿人民币,包括中国市场)。
面对肿瘤药费用高的现状,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先后进行两次“药品价格国家谈判”,对涵盖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及骨髓瘤等药物要求大幅降价并进入医保,以缓解部分患者的负担。以吉非替尼为例,自2016年参与国家谈判后月均药费用降至5500元(降价幅度55%);又例如厄洛替尼(未参与国家谈判),2016年该产品主动降价30%。
当然,除国家谈判外,我国相关部门也对进口药进行了相应的降税措施,在去年,我国对进口药物的关税从过去平均4%至6%,下调至2%左右。RDPAC一位总监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进口零关税落地的同时,希望药品增值税也能择机下调。
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包括“进口零关税”等政策刺激下,外资药企的抗肿瘤产品将会以“性价比”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但由于产品市场深耕有一定的“时间窗”,在此期间,产品单品利润下降是必须面对的“阵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进口药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国内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销售也可能会因此受到部分影响,陶剑虹向南都记者坦言,由于目前国内外的抗癌药在技术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关税降为零,对本土抗肿瘤药物创新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从中国加入WTO的情况来看,当时很多行业都认为加入WTO无异于"狼来了",但一些产业的进口产品进来后,反而激发了中国本土的创新热情,所以,不排除这种现象也会在抗癌药产业出现的可能。”陶剑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