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 青岛报道
对于电动汽车行业来说,制约行业发展以及公众最为担忧的,便是充电基础设施不足问题。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充电桩运营企业,特锐德(300001)为了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加便捷,于日前公告拟发行10.42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进一步加码充电业务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特锐德预计2018年其充电桩业务将扭转亏损局面,实现盈亏平衡,这无疑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引入社会资本加速布局
在募集资金的使用上,特锐德拟投资2.78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运营项目,在重庆、广州、嘉兴、成都等4个城市投资、建设并运营4040个公交桩、非公交直流桩,从而加快公司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布局。 本项目预测期10年(含建设期2年),预计投产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55亿元,年均实现净利润4220.63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7.22%,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5.08年。 同时,募集资金中的5053万元拟投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及储能集成系统研发项目,以提升公司在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及储能集成系统的开发和测试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车载充电模块、非车载充电模块、充放电模块、智能化监控模块、充电桩、充电监控系统、充放电系统、微网系统及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储备与研发实力。 此外,3.13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缓解公司生产、销售规模扩大尤其是电动汽车充电桩投建、运营带来的营运资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为快速铺开充电网络,缓解公司资金压力,特锐德经营充电基础设施的子公司特来电,将摒弃传统的重资产投建模式,转为更符合互联网思维的轻资产运营公司。 “公司将逐步减少自有资金投建充电网的比例,将收益与合作伙伴共享,采取‘共建+销售’的运营模式。”特锐德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共建模式的核心是由特来电与合作方共同出资选址,并借助特来电丰富的运营经验以及平台管理能力进行运营。
今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个百分点。我国汽车工程学会在2016年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中,预估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在2025年要达到500万至700万辆,在2030年要达到1500万至1900万辆。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作为电动汽车发展的决定性前提和保障,自2012年我国正式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各省市地方政府部门亦有多项配套措施出台。 其中,山东省发改委便于2016年11月出台《山东省“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全省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2万辆;并提出按照“车桩相随、适度超前”的原则,到2020年,全省建成充电站920座、充电桩35万个,基本形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虽然行业发展趋势可期,但由于充电桩建设前期投入大,商业模式不清晰,盈利困难等问题,很多企业望而却步,行业发展速度缓慢,车桩比依然严重不足。 因此,充电桩运营企业能否实现清晰完善的盈利机制,成为加快充电桩布局,进而拉动电动汽车市场销售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对此,特锐德上述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截至2018年2月,特锐德在全国建设充电终端超19万个,上线运营公共类充电桩超10万个,公共类充电桩运营终端市场占有率超过40%。“充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行业发展早期充电桩运营企业盈利困难,造血能力有限,难以持续支撑充电网的发展。不过,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公司此项业务每年的亏损额正在逐渐减小,从2016年近3亿元亏损,到2017年的1.95亿元,2018年或将实现盈亏平衡。” 据其介绍,特来电2015、2016、2017年充电量分别为480万千瓦时、1.24亿千瓦时和4.26亿千瓦时,2018年截至目前的充电量已近2亿千瓦时。“照此推算,特来电目前日均充电量已超过210万千瓦时,如果按照0.5元/千瓦时的充电服务费来计算,特来电2018年的充电服务费收入将接近4亿元。” 除直接的充电服务费外,特锐德还拟在充电桩上做出“大文章”。“充电桩是充电网、车联网与互联网的优良入口,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除提供充放电服务外,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商业模式,加大在汽车销售、汽车租赁、汽车维修、广告与电商、支付金融等方面的业务延伸,实现充电网综合业务的盈利模式。”上述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