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 “山东在变”,搅动北方经济的一池春水
“山东在变”,搅动北方经济的一池春水
加入时间:2019-7-18 8:42:49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山东在变”,搅动会场内外。

在7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山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的介绍让全国耳目一新,“山东在变”也成为时下新词和大家的切身感受。

在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看来,“山东在变”,不但是一场改变山东发展态势的大改革,也是搅动北方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山东在变”,变在何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近几年,熟悉山东的人们都知道,在人们对本地发展焦躁不安甚至发牢骚和埋怨的同时,山东早已悄然开拔,大步流星往前去。

“山东在变”,首先是全省上下精神面貌在变。

2017年春以来,山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开放的视野配置资源,以担当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了拼搏奋发的精神面貌。对庸懒、散漫、懈怠的,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彻底扭转“决策多失误多、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现象,让干部放下包袱,放开胆子,甩开膀子,尽情地干,自豪地干,真正把山东人壮志豪迈、敢闯敢试的基因激活。

“山东在变”,是因为这两年切切实实干出了成绩,干出了事业,干出了希望:

——发展质量在变。因为山东的经济结构是个重化结构,全省传统产能占工业比重70%左右,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70%左右。现在一、二、三次产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万元GDP能耗两年累计下降了11.5%。“四新”经济投资已经占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43.9%。从GDP增速看,好像略有下降,比如说今年一季度增长5.5%,但是这种下降换取了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人民生活水平在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549元和16297元,分别增长了7.5%和7.8%,251.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每年新增就业一百多万人,妥善解决了27.4万名退役军人的就业、生活等困难。同时,中小学的大班额基本消除。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蓝天白云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营商环境在变。山东的制度环境、法治环境明显优化,老百姓办事方便程度、企业办事方便程度已经大大改善,到山东来投资创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人才回流态势加速形成。今年一季度,人才留存率比2018年四季度上升了13.7%,仅住鲁院士2018年比2017年增长了20%。

“山东在变”下的北方发展棋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自南向北形成三个带动区域发展的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区、渤海大湾区。

在这三个湾区中,如果不谈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有三个省份表现一直比较耀眼,这就是广东、江苏和山东。在过去很多年里,三地互相赶超,各有所长,但从2008年起,广东进行了腾笼换鸟,率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江苏则以苏南外资工业园为依托,再加上其他方面的综合优势,稳步跃升。广东和江苏两省GDP渐渐坐稳了一、二把交椅;在这个时期,以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为主的山东则行动迟缓,效益下滑,比较优势迅速下降,出现所谓“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长江以北的整个经济形势也出现放缓势头,再加上东北振兴一时难以突破,以至于有人说“北京成了整个北方唯一的亮点”。

恰恰在此时,农业大省河南的省会郑州突然崛起。郑州至少有两方面对山东和济南形成刺激:一是2017年1月,国家批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成为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二是2018年,郑州更是乘势而上,一举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城市,成为长江以北唯一GDP过万亿的省会城市。虽然从长期来看,济南仍有赶超郑州的机遇和机会,但至少目前,济南还不如郑州。

山东半岛长驱伸入海洋,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整个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火车头。经济发展放缓,无论对山东本地还是对整个中国北方经济形势,影响很大。也因此,山东上下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希望重塑辉煌的呼声逼人。

2017年以来,山东振作精神、解放思想,根据中央要求,科学擘画发展大计,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制定八大发展战略,规划十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山东在变”的喜人态势,这不但对于山东,而且对于振作整个北方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的未来,在于融进“环渤海经济圈”,成为环渤海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和出口通道

在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城市和城市群竞争的今天,山东不能单打独斗,而是必须融进区域经济圈。对于山东来说,长三角太远,最近的就是环渤海经济圈。

本次山东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宗明义,明确山东“位于环渤海经济圈”,这是对山东所处经济区域的权威定位,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信号。事实上,山东半岛插分于渤海和黄海之间,且大部分海岸线位于黄海岸边而非渤海岸边,也因此,长期以来,学界存有“山东是处于黄海经济圈还是渤海经济圈”的争论,本次一锤定音,当然不是随意为之。

山东最大的优势是海洋,有三个超过4亿吨吞吐量大港:青岛、烟台、日照,这在全国独一无二,但这三个亿吨大港也处于黄海沿岸。在经济学上,港口是重要的经济符号,它是一个区域物流的出口。在海洋货运占物流总量90%的今天,港口意味着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和生机。三个超过4亿吨吞吐量大港位于黄海岸边,而说山东“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实际上其深层次的含义,是意味着山东港口今后也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山东“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定位的背后,是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千年规划的出台,这其实意味着山东未来发展要主动向“环渤海”靠拢,向“京津冀”靠拢,向“北京-天津-雄安”构成的大都市圈靠拢,这其中,山东的港口也当仁不让。当然,要让山东的港口发挥作用,从京津冀到山东港口的陆路交通建设亟待加强。

与此同时,山东要成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当前,山东中西部的济南、德州、滨州等地,正在主动承接北京一些非首都功能产业的转移,“科技研发在北京,加工制造在山东”的态势正逐步形成。

融合进“环渤海经济圈”,成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和出口通道,这就是未来山东的竞争力所系和命运所系。“山东在变”,正在成为搅动北方经济的一池春水。




编辑:行者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