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元春 通讯员 王美健 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人大代表联络站顺势而生,这是新时代滨州市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11月18日-20日,记者跟随“人大代表进站听民声”活动的脚步,实地探访滨州市各县(市、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特色,代表为民履职情况。 走进博兴县陈户镇纯梁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智慧人大信息网络查询触摸屏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据介绍,为让居民群众及时了解人大及其他行业开展情况、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及人大代表履职状况,触摸屏网络系统内录入了镇人大代表风采、民情直通、意见建议等相关内容,系统内代表的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业特点等详细明确,加强了群众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群众的登记和管理,实现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对于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工作,博兴县人大代表熊国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每月的5日、15日、25日是我们社区的选民接待日,我们耐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向上级反映问题。成为人大代表的四年以来,我所提出的为解决油田职工和社区居民就医难以及群众所关切的问题,已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其中三个议案已经落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好代表履职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滨城区市东街道郑王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滨州市人大代表、北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小利介绍说,自今年6月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以来,每月6日是选民接待日,社区居民与周边群众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都会来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据悉,张小利时刻关注辖区棚改拆迁工作,在北郝居委会拆迁中,他主动走访入户,帮助北郝“两委”班子做群众思想工作,讲政策、答疑惑、明利害,助力北郝居委会1天时间完成195户、201个院落、6.3万平米的协议签订任务,1万平米的违建未给予认定。此外,他还借助“乡贤会”平台,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吸纳在外贤达人士110人,汇集有效招商线索120余条。 在阳信县金阳街道王集村党群服务中心,张磊代表工作室联络点醒目的标志牌让记者眼前一亮。与其他县区联络站不同的是,这个创建于去年3月的个人工作室,首开选民“码”上说的先河。工作室牌子上不仅公开了张磊的照片、姓名、职务等信息,还附带了个人微信二维码,来访群众只需扫一扫,就可以随时反映自己的诉求,此举进一步拉进了群众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新平台。目前该工作室已成为金阳街道市县乡三级代表个人工作室中功能最完备、作用发挥最充分的联络点。 自张磊个人微信二维码上牌以后,收到邻村群众反映“白杨河上游存不住水、浇地没有水”的问题。了解情况后,张磊立马进行实地查看,经详细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水闸损坏,他立即整理好建议,提交到金阳街道人大工委。按照工作程序,街道办事处水利站通过与县水利局沟通协调,短短几天时间就在支王干修建了水闸。水闸的修建能够更好的调控金阳境内水资源,使其效用最大化,解决了白杨河上游存不住水的问题。另外,白杨河作为排涝河道,支王干水闸的修建可实现阻断客流洪水的作用,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此水闸可防止白杨河上游方向洪水涌入城区主要排涝沟渠,实现分离。小小二维码解决了困扰群众很久的浇地难问题,张磊及金阳街道人大工委“马上办”的工作态度及效率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无棣县海丰街道幸福社区见到了海丰街道选民代表、幸福社区代表联络站站长杨超 ,“自今年10月开始,我们街道开发了“掌上代表联络站” 微信小程序,将代表联络站搬到了手机移动端,群众有问题,微信扫一下二维码,随时反映,我看到就会及时回复他们”杨超告诉记者,11月13日上午9时,家住馨园小区的丁女士家中正在做饭,突然停电,丁女士通过微信小程序向他反映情况。杨超第一时间联系海丰供电所,一同查找停电原因。经过排查,是地下电缆故障,后经市供电公司加班修复,一天时间,小区用电恢复正常。 据了解,无棣县鼓励代表将进站接访与走出去联系选民、群众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等灵活方式,实现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从“主题式”到“上门式”的转变,做到“群众吹哨,代表报到”,进一步畅通了基层和群众的诉求渠道。 滨州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平台,持续用力狠抓“双联”与“家站点”建设,确保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向而行,与人民群众愿望同心合拍。各县(市、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促进了代表作用发挥,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代表与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连心桥”。
◆见习记者 李元春 通讯员 王美健
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人大代表联络站顺势而生,这是新时代滨州市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11月18日-20日,记者跟随“人大代表进站听民声”活动的脚步,实地探访滨州市各县(市、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特色,代表为民履职情况。 走进博兴县陈户镇纯梁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智慧人大信息网络查询触摸屏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据介绍,为让居民群众及时了解人大及其他行业开展情况、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及人大代表履职状况,触摸屏网络系统内录入了镇人大代表风采、民情直通、意见建议等相关内容,系统内代表的联系方式、工作单位、职业特点等详细明确,加强了群众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群众的登记和管理,实现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对于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工作,博兴县人大代表熊国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每月的5日、15日、25日是我们社区的选民接待日,我们耐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向上级反映问题。成为人大代表的四年以来,我所提出的为解决油田职工和社区居民就医难以及群众所关切的问题,已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其中三个议案已经落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好代表履职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滨城区市东街道郑王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滨州市人大代表、北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小利介绍说,自今年6月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以来,每月6日是选民接待日,社区居民与周边群众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都会来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据悉,张小利时刻关注辖区棚改拆迁工作,在北郝居委会拆迁中,他主动走访入户,帮助北郝“两委”班子做群众思想工作,讲政策、答疑惑、明利害,助力北郝居委会1天时间完成195户、201个院落、6.3万平米的协议签订任务,1万平米的违建未给予认定。此外,他还借助“乡贤会”平台,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吸纳在外贤达人士110人,汇集有效招商线索120余条。 在阳信县金阳街道王集村党群服务中心,张磊代表工作室联络点醒目的标志牌让记者眼前一亮。与其他县区联络站不同的是,这个创建于去年3月的个人工作室,首开选民“码”上说的先河。工作室牌子上不仅公开了张磊的照片、姓名、职务等信息,还附带了个人微信二维码,来访群众只需扫一扫,就可以随时反映自己的诉求,此举进一步拉进了群众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新平台。目前该工作室已成为金阳街道市县乡三级代表个人工作室中功能最完备、作用发挥最充分的联络点。 自张磊个人微信二维码上牌以后,收到邻村群众反映“白杨河上游存不住水、浇地没有水”的问题。了解情况后,张磊立马进行实地查看,经详细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水闸损坏,他立即整理好建议,提交到金阳街道人大工委。按照工作程序,街道办事处水利站通过与县水利局沟通协调,短短几天时间就在支王干修建了水闸。水闸的修建能够更好的调控金阳境内水资源,使其效用最大化,解决了白杨河上游存不住水的问题。另外,白杨河作为排涝河道,支王干水闸的修建可实现阻断客流洪水的作用,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此水闸可防止白杨河上游方向洪水涌入城区主要排涝沟渠,实现分离。小小二维码解决了困扰群众很久的浇地难问题,张磊及金阳街道人大工委“马上办”的工作态度及效率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一站,记者来到无棣县海丰街道幸福社区见到了海丰街道选民代表、幸福社区代表联络站站长杨超 ,“自今年10月开始,我们街道开发了“掌上代表联络站” 微信小程序,将代表联络站搬到了手机移动端,群众有问题,微信扫一下二维码,随时反映,我看到就会及时回复他们”杨超告诉记者,11月13日上午9时,家住馨园小区的丁女士家中正在做饭,突然停电,丁女士通过微信小程序向他反映情况。杨超第一时间联系海丰供电所,一同查找停电原因。经过排查,是地下电缆故障,后经市供电公司加班修复,一天时间,小区用电恢复正常。 据了解,无棣县鼓励代表将进站接访与走出去联系选民、群众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等灵活方式,实现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从“主题式”到“上门式”的转变,做到“群众吹哨,代表报到”,进一步畅通了基层和群众的诉求渠道。 滨州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平台,持续用力狠抓“双联”与“家站点”建设,确保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向而行,与人民群众愿望同心合拍。各县(市、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促进了代表作用发挥,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代表与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连心桥”。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