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热点
寒潮又来?数据告诉你:今冬寒潮偏多吗
来源: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   加入时间:2021-11-29 17:04:07  
 

  11月29日6时

  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寒潮预警

  这是自今年10月以来

  第四轮影响我国的

  大范围寒潮天气

  那么

  就有网友感慨

  今年寒潮怎么如此多!

  事实

  当真是这样吗?

  01

  四轮寒潮 同期偏多

  暂且不算正在影响我国的新一轮寒潮,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已经经历的三轮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分别发生在10月14日至17日、11月4日至8日、11月20日至23日。上述三轮寒潮的“个性”极其鲜明。

  这三轮寒潮中,第一轮寒潮影响力稍弱,但吹落了北方的秋汛;第二轮寒潮来势凶猛、强度大,多地降水量突破11月极值;第三轮寒潮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尽管强度稍逊,但区域叠加累积效应明显。

  有网友疑惑现在才11月,已经有四轮寒潮影响我国,感觉今年寒潮比往年多,真的是这样吗?国家气候中心1951年至2020年逐月寒潮统计显示,平均而言往年到11月底,寒潮发生次数为2次,今年已有4次,较同期来说确实是偏多的。

  但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11月是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其次为10月和3月。1990年11月曾出现过4轮寒潮,1979年和2011年的11月也经历过3轮寒潮。

  为什么寒潮偏爱季节转换期出现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表示,寒潮主要是依据降温幅度来度量的,在冬季,由于基础温度相对较低,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8℃还是不容易的,而季节转换期的11月或3月,由于气温在下降趋势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相对容易满足寒潮标准。

  02

  全球变暖 寒潮减少

  虽然今冬寒潮偏多,但数据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影响我国的寒潮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这个减少趋势并不是说近几年肯定比以前少,也不是说以前每年寒潮都多,只是代表总体平均的一个趋势!

  通过数据不难看到,1951年、1984年以及1985年影响我国的寒潮只有2次,而2009年就有8次,更进一步说明,寒潮减少是平均态,不能代表某年肯定多/少。

  03

  全球变暖≠没有强寒潮

  虽然总体寒潮次数减少了,但天气气候出现异常的幅度加大了,出现偏离平均态的振幅也越来越大,可能会出现北极冷空气受到了更强的扰动,因此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

  一般情况下,极地地区的冷空气会受到地球西风带的控制,将其圈在靠近北极的地区,虽然也会经常向低纬度推进,但是西风带的控制性较强,此时西风带就如一个羊圈,而冷空气则是“羊群”,正常情况下冷空气这些“羊”,大都会被西风带这个“羊圈”圈在北极地区。

  但在全球变暖和极地放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北极地区升温更大,中高纬地区的温度梯度减小,欧亚大陆上空的西风减弱,这导致西风带这个“羊圈”不再像以前那么牢固,以前被圈在极地的冷空气更容易突破西风带向南一泄而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拉尼娜年,低纬度地区的海水变冷,特别是太平洋的中东部,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的低温海水,这样一来地球北半球高低纬度的温度梯度减小,原有的气候系统平衡状态被打破,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团不受约束,那么在较高的气压差别之下,就会以寒潮的形式迅速向低纬度推进了。

  延伸阅读:国家气候中心: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所以,气象专家指出,全球变暖与寒潮并不矛盾,反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更容易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此外,全球变暖也并不会导致所有地方的冬季都变暖。比如,在北半球一些地方,全球变暖反而使得冬季更冷了。

  04

  这个冬天还有寒潮吗?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消息称,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同时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周兵表示,对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统计结果表明,冬季到次年春季,拉尼娜年一般会出现19.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有3.4次可达到寒潮等级。

  目前,位于北极极地的冷涡中心位置有偏向东半球的倾向,因此,明年1月至2月,寒潮发生数量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极端天气频发重发已成为新常态

  如何应对?值得每个人思考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