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昨天,虽然下着蒙蒙细雨,但仍阻挡不了前来祭扫人群的脚步,据市民政部门统计,清明假期首日全市接待祭扫市民6.8万人次。通过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错峰、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绿色生态祭扫蔚然成风。
文明祭扫成共识 清明不再烟雾缭绕
在玉函山公墓,记者发现墓区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观,过去焚香烧纸、乱扔垃圾等现象明显减少,许多墓碑前放满了鲜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献花等祭扫方式,园内“倡导文明祭祀,培育社会新风”“严防火灾事故,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入口处设置了两台红外线测温仪,对进入园区进行祭扫的市民进行红外测量体温,除此之外入口还设置了“鲜花换火纸”和“垃圾换礼品”兑换处,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正在用鲜花、小礼品换取前来扫墓群众手中的纸钱等传统祭扫物和祭扫产生的垃圾,并普及传统祭祀方式带来的环境危害和安全隐患。“鲜花祭祀好哇,好看又环保。烧火纸影响环境不说,还容易引发火灾。”前来祭扫的张女士对“鲜花换火纸”这一做法表示赞同,并决定以后每年都自带鲜花寄哀思。
错峰祭扫倡议见成效 祭扫人次较往年减半
据悉,由于疫情防控需求,今年我市清明祭扫实行预约制,倡导错峰祭扫,祭扫服务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11日,较往年延长7天。虽然昨天是小长假第一天,但与往年同期相比,祭扫人数只为往年的一半。“实行错峰预约祭扫这个方式不错,我们一家人都能够接受,没必要都挤在清明当天过来,缅怀先人讲究的是心。”3月27日前往济南市第二殡仪馆祭扫的市民牛先生说,往年大家都集中在清明节当天扫墓,对周边的交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实行错峰预约祭扫既符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又能保障墓园现场的秩序,不用担心拥挤,祭扫环境更加舒适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市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因此,网上纪念馆、网络直播代客祭扫等多种“云祭扫”形式今年尤为“得宠”。“推广‘云祭扫’,不仅能避免疫情防控期间因人群聚集而引发的交叉感染,还有效杜绝了火灾、空气污染等隐患。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年轻人参与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古老传统融入时代元素后更好地延续。”市民政局副局长李越千表示,祭扫在心不在形,用“云端的思念”代替跋山涉水的祭拜,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云祭扫”不仅助推了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新风尚,还让大众能够绿色祭扫、文明祭扫,共同做新时代文明的践行者。 (兰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