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慧年 通讯员 王晓根
每五台国产手机,就有一台后置摄像头出自这里;全球唯一家跨界空中和水下的机器人公司,着手将总部向这里搬迁。这片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的沃土,就是南海新区。 近年来,南海新区努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引得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臻迪科技等众多科研平台、创新企业纷纷来栖,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个企业敢创新、能创新、见成效的“全创新链”,正逐渐使创新成为南海新区的城市新IP。
优渥政策为企业“撑腰”
产值一年翻三倍,更接连成为华为、小米、OPPO等许多知名厂商供应商。入驻南海新区以来,威海联合影像有限公司在创新上放手投入,产值逐年“连级跳”。 “科技创新回报率高,但前期投入太大,会给后续生产、销售埋下资金链断裂风险。”联合影像生产运营副总经理赵彦博说,“南海新区恰好在这方面给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针对企业创新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 在南海新区,较多科技创新企业处于初创期。虽然掌握核心技术,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一阶段,科技创新企业最需要的,就是“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针对企业创新痛点,南海新区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19项政策配套,并设立20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确保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比例,有力搭建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目前,我们共组织区内40家企业申报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共申请补助资金937.58万元,企业数量和申请补助资金比去年整整翻了一倍。”南海新区科技金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新补助外,南海新区还发挥地方金融机构职能,为冠通管业等企业发放应急转贷资金4000余万元,切实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专业平台为合作搭桥
用贝壳粉取代化学涂料,将盐碱地改良为正常土质……在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行政副院长吕子珍的设想中,将有越来越多“黑科技”从吉林大学扎根到南海新区。 这幅蓝图有迹可循。作为连接高校、院所与企业的重要桥梁,创新平台已成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抢抓全省“1+30+N”、全市“1+4+N”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机遇,南海新区近年来在搭建平台上持续发力。 走进威海科创城,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4栋灰白相间的现代化建筑并肩矗立。签约两年多以来,这座全国首个仿生领域科研院所已初具规模,首期1.5万平方米科研、科教基地及3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正在陆续启用。 “进展特别快,今天提出困难,基本明天就有人来解决困难。而且我们真的能切实感受到只跑一次。”在吕子珍看来,研究院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顺利地推进,全靠南海新区的鼎力支持。 其实,研究院建设不光硬件服务到位,在制度设计上,南海新区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为吸引更多科研人员扎根,南海新区鼓励支持研究院探索事业单位+公司制、理事会制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不断完善的灵活就业方式、优渥待遇“拴心留人”。 高水平平台建设,换来的是硕博接连扎根。除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等专家“坐镇”外,研究院还吸引博士后、博士、硕士等160多位研究生来到这里争分夺秒忙科研,成为威海市“N平台”重要组成。
灵活机制促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工作成色好不好,关键看产学研合作成效实不实。南海新区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增幅超40%,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增幅超57%,超出考核目标近一倍;技术交易额增幅更是迅猛增长,高达163%。 突飞猛进的增长,离不开南海新区愈发灵活的成果转化机制。 南海新区拿出骨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由分管负责人带队深入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泰山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培育申报,同时“一企一策”建立培育台账,帮助企业量身定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使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在臻迪科技的车间内,近日陆续有设备进驻,企业新产品即将发布。促使这家“独角兽”企业决定将总部迁到南海新区的,离不开优质产业环境,也离不开高水平人才资源。 “技术研发需要高精尖人才,南海新区帮我们协调到多所驻威高校创新资源,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臻迪生产工程总监王鹏感慨,在南海新区支持下,早在去年,臻迪就与哈工大(威海)商讨建立人才联系,推进设立“臻迪”专项奖学金。目前,已有不少应届生到哈工大(威海)办事处咨询就业事宜。有力人才支撑,给了臻迪更多发展信心。 依托科创城,南海新区积极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化与吉林大学、中科院、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交流,通过对接洽谈会、专家诊断、企业考察等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务实合作。 成立近两年时间,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把“立足南海、服务威海、辐射山东”作为使命,累计对接威海市区企业80余家,开展实质有效合作9家。 一项项务实举措,把企业、高校、院所拧成“一股绳”,形成“1+1>2”的裂变效应,为南海新区科技创新积淀着丰厚资源。而就在不久前,威海高新技术市场落成。这个收藏8000余项技术成果的市级综合服务平台,无疑能为南海新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精准的“一条龙”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