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0日讯 第二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今天在潍坊寿光拉开帷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植根于蔬菜之乡沃土的寿光菜博会,将以更丰富的内容、更新颖的形式、更完善的服务不负众望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已连续举办22届的菜博会,早已成为寿光的名片,今年的展会更是亮点纷呈。本届展会将蔬菜、文化与艺术相结合,打造独具菜乡特色的创意农业,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赋予时代内涵,融入蔬菜展览。作为蔬菜文化景观馆的八号馆,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打造“百年伟业”“盛世欢腾”“中华圆梦”“清风廉韵”等20多个大型蔬菜景观,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
一棵菜兴起一座城,“菜篮子”托起“小康梦”。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71.4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377.2万吨,居全国首位;201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1234.5亿元,同比增长7.3%,连续21年领跑全国;“烟台苹果”“寿光蔬菜”获批创建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到8个、省级52个,农业产业强镇59个。
在2020年初武汉暴发新冠疫情之际,山东寿光每天向武汉提供600吨质优价廉蔬菜,持续供应10到15天,保障武汉蔬菜稳定供应。也就是说,在短短半个月内,寿光为武汉提供了超6000-9000吨新鲜蔬菜。因为寿光,“闷声干大事”的山东,获得全网刷屏点赞。
寿光,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最北部,是一个不沿海的县级市,面积2200平方公里。一个北方县级市,何以成为中国菜都?“寿光模式”从哪里来? 未来要到哪里去?蔬菜产业如何为乡村振兴再赋能?这些问题都在山东卫视近期播出的纪录片《蔬菜改变中国》里找到了答案。
在菜博会开幕前的4月16日, 四集大型纪录片《蔬菜改变中国》研讨会举行。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和寿光市委市政府联合打造的《蔬菜改变中国》纪录片围绕“寿光模式”,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解读。全程展现由山东寿光冬暖式大棚引发的“绿色革命”,全面记录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先行步伐,全景描绘蔬菜改变命运、改变中国、助力整体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壮丽画卷,为国家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纪录片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呈现了由寿光冬暖式大棚引发的绿色革命,反映了山东蔬菜为全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对新时代创新提升“寿光模式”的凝炼和总结,是一部史诗级的大型纪录片。该片一经播出就受到各方好评。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的评价,“纪录片《蔬菜改变中国》对‘寿光模式’的解读,做到了全景性、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新度。”
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的潍坊寿光一直引领风气之先,创造着设施农业的绿色奇迹,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讲到“寿光模式”,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创新提升“寿光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在第一集《破土拔节》中,回溯冬暖式大棚的源起、发展,讲述了一场“绿色革命”是如何借助一群人先人一步的勇气,最终影响了近十亿中国人的生活与饮食;展现了三十年的蔬菜产业化,引领带动农民富裕、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纪录片还跟踪拍摄了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位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寿光“种菜人”,围绕土地之上的继承与革新,彰显了一代代寿光人的传承与初心。
每年,这里都上演着中国最大规模的蔬菜流动,一年有900万吨经由这里集散到世界各地,影响着中国近10亿人的餐桌。同时寿光也将蔬菜销往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直接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达到 7.8万户。如今,寿光的冬暖式大棚已经发展到第七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开始普遍运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寿光正不断依托蔬菜产业,走品牌化、标准化、组织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之路,带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正如片中的专家所讲,“和别的地方相比,寿光蔬菜产业化程度那么高,已经有非常高的优势,‘寿光模式’可以对其他县域经济产生示例作用。而这恰恰颠覆了很多人传统的‘要致富必须离开农村、远离农业’的印象,寿光告诉你‘不用’!说起来是个奇迹,但它背后的规律在于,它充分利用了现代市场分工,专业化不断演进的路径。”
依然记得,近年来发生的两场水灾,让寿光的蔬菜大棚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但勤劳朴实的寿光人在抗洪排涝、生产自救的同时,保证蔬菜生产、稳定蔬菜价格,用最短的时间从泥泞中站起来,满血复活,而这种满血复活,没有捷径,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寿光人身上的朴实勤劳正是山东人的精神缩影。
今天,凝聚了无数山东人汗水与结晶的菜博会再度如约而至。
一棵菜,改变了你我,
一棵菜,改变了家乡,
一棵菜,改变了中国,
一棵菜,甚至(一定)还要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