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们再次用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为青岛投下宝贵的一票。
5月31日,青岛市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二季度重点产业项目视频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87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8.4亿美元;内资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814亿元。
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牛鼻子”。青岛确定今年为“项目落地年”,就是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主线来抓,持续发起项目招引、签约、开工、建设的强大攻势,以项目建设带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此次项目集中签约,是全市“项目落地年”推进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这次签约项目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青岛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其中,既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投资的项目,也有一些行业头部企业、骨干企业项目。
青岛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围绕“项目落地年”,进一步创新和升级打法,更加突出13条产业链招商,突出大项目好项目招引,突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四新”经济项目招引,更加注重项目落地开工,注重招商体系和机制的完善,创新路数打法,建立健全顶格推进制度,关键少数带头走出去拓展项目源。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2个,计划总投资1313.8亿元,彰显了资本对青岛的信心。
当然,签约只是第一步,项目只有落地了、达产了,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要杜绝“重签约、轻落地”倾向,加强项目“签后服务”,加快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签约会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用抓项目的方式推进工作落地、促进成效凸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并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作出要求部署。
契合产业方向,蓄积城市未来
城市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产业间的竞争,产业间的竞争核心在于项目。透过一个个项目,可以窥见一个城市的产业方向和自我追求。
此次集中签约的65个重点项目很有“看头”——
从投资方看,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个、中国500强企业4个、行业领军企业24个、其他企业34个,具有相当的实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500强再次投资青岛,为青岛招引更多有实力的城市合伙人起到了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世界500强是全球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出手的项目往往在规模、质量、层级等各个方面都有较高水准和保证,成为各地“争夺”的目标。
今年一季度,在山东重点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青岛迎来了第一个世界500强总部项目——欧力士平台总部项目,堪称青岛招商引资的里程碑事件。
截至目前,共有166个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了352家企业。此番又有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参与签约。他们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青岛未来的信心,并将先进的全球资源汇聚于此,成为青岛对外开放、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产业分布看,此次签约项目契合了青岛产业布局的未来方向——
包括兴泰光电智能科技项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11个,流体设备制造项目等高端装备项目10个,储证券等现代金融项目9个,北船重工海洋新材料产业园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8个,中健健康产业示范园等医养健康项目3个……
在青岛,新动能正逐步壮大,并开始“挑大梁”。青岛目前已培育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青岛“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6%。
随着越来越多项目的落地,青岛的新动能将愈发澎湃。
眼下,青岛正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重点打造海洋经济、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全国一流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此次签约的这批重点项目产业层级高、发展前景广阔,与青岛产业发展定位精准契合,只要顺利落地,未来都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好局面,都是拼出来的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进位赶超具有重要意义。
道理谁都懂,关键是怎么干。
近两年多来,国家战略叠加、站上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最前沿的青岛,受到资本的追捧。青岛顺势而为,不断优化路数打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赢得了资本的倾心,固定资产投资各项数据屡创新高,为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疫情下,资本观望情绪浓厚,投资不够活跃。青岛努力克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用拼搏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青岛确定今年为“项目落地年”,就是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主线来抓,持续发起项目招引、签约、开工、建设的强大攻势,以项目建设带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春节上班后的第二天,青岛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大规模“项目落地年”调度会议,亮出“项目单”,排出“工期表”,挂出“任务图”,吹响了加快项目落地的进军号。
会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一针见血地指出青岛所处的紧迫局面:当前,生产总值同处于1.2万亿方阵的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等5座城市竞争处于高度胶着的状态,一个重大的项目就可能影响竞争态势、改变城市位次!
“要居安思危,切实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狠抓工作落实,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领导干部是项目落地的“第一环境”。青岛建立起一整套推动项目落地的创新打法,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人人肩上有任务,他们带头,挂帅,出征,顶格招引项目,顶格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青岛实施顶格推进,建立市领导、区市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顶格招引大项目机制,解决影响重点项目落地的突出问题。对符合青岛产业方向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分别由市领导联系和走访,推动项目引进。同时,建立30亿元以上大项目进展情况通报机制,定期调度通报大项目洽谈推进情况,推动大项目招引。
项目建设必须顺应产业方向,不能闭门造车。青岛采取“走出去”——派出大规模党政考察团,远赴成都、深圳两市学习考察,对标对表、加压奋进;和“走下去”——实地观摩了全市10个区市和4个功能区的30个重点项目,比学赶帮。极大地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干和不干大不一样。
青岛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青岛利用内外资同步实现增长——
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创青岛近两年来最高增幅,总量占全国的3.7%,远高于GDP占全国的比重;有实际到位的重点内资项目224个,到位资金636.2亿元,同比增长17.1%。
大项目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极强,放眼全国,无论是上海深圳等头部城市,还是合肥等迅速崛起的城市新星,都离不开大项目的带动。事实证明,一个大项目就能带动一个产业,进而带动一座城。
今年以来,青岛重点项目招引成效显现:1-4月份,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2个,计划总投资1313.8亿元。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海量项目的引入和落地,将为青岛夯实发展之基。
签约只是开始,关键是要让项目落地落实
项目签约只是开始。“项目落地年”,关键是要让招引来的项目真正地落下来,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这也是青岛将今年明确为“项目落地年”的初衷。
今年以来,青岛按照“储备项目抓谋划、谋划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思路,瞄准关键和堵点问题,打造环环相扣的项目推进体系。
在紧锣密鼓的建设进度中,一批批项目正在青岛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列入全市“项目落地年”方案的重点招引产业项目265个,1-4月,已推进注册落地87个,包括开工或运营项目57个;列入全市“项目落地年”方案的已签约拟落地重点项目70个,1-4月,已落地开工项目41个,开工运营率60%。
不仅新签约和拟签约项目加速落地,存量项目也在“项目落地年”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20年195个签约未落地项目5亿元以上项目中,1-4月,新促进开工运营项目67个,占34.4%。
成绩值得肯定,但对标先进,青岛的不足也显而易见。
青岛项目建设的势头还不够旺。成都目前有5000多个工地正在施工,有力支撑了成都发展。而青岛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数量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差距很大。
差在哪?说到底,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建设,实现好的发展,关键还要看青岛能否为项目发展提供足够的阳光雨露,看领导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精气神够不够足,行动够不够给力。
在此次签约会上,赵豪志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抓项目建设,全力保障签约项目快速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抓好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要抓紧谋划和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围绕13条产业链开展靶向招商,发挥好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作用,放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效应,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项目落地,等不得,慢不得!
此次集中签约活动是二季度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果展示,亦是一批项目落地的崭新开端。青岛要以此为契机,推动项目落地再提速、工作作风再优化、发展成效再提升,朝着既定目标前行,用项目落地开创城市发展的全新空间。
(作者 沈默 长亭 摄影 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