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运搬工区班长张矿军——
一身技艺从不私藏
□ 本报记者 张文婷
本报通讯员 丁 宁
“张师傅,我有个‘机车质量标准化’方面的问题,您帮着出出主意吧!”前几天,党的二十大代表、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运搬工区班长张矿军下班后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那头并非他的同事,而是来自其他矿的维修人员,与张矿军也只见过一两面,但他丝毫没有介意,认真帮对方分析起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小时。
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面,张矿军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加之是个热心肠,同事和外矿的同行遇到难题都喜欢向他请教,他总是第一时间尽全力答疑解惑。
名字中带有一个“矿”字,似乎注定了张矿军一生将与煤矿结下不解之缘。上学时,为了尽早减轻家庭负担,张矿军选择了兖矿技校。1995年,他毕业分配到鲍店煤矿从事机电维修工作,一干就是27年。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只有张矿军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汗水。
工作之初,面对复杂的电气设备、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他深刻体会到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看着老师傅们娴熟的维修技能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张矿军立志早日赶上他们,于是他买来一堆专业书籍,天不亮就起床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矿军练就了过人的机电维修本领,在各类技术比武活动中几乎包揽了第一名。
因为天生爱琢磨、爱钻研,张矿军在工作中积攒了不少新点子,他动手把想法一一付诸实践,成了矿上的创新能手。“薛班长,我觉得还能给单轨吊再加个探测异物的传感器,这样保护效果更好!”不久前,张矿军专门找到单轨吊班班长薛德振,说了对上半年获公司创新奖的“防止单轨吊机车掉落装置”再升级改造的想法。
单轨吊机车是煤矿作业常用的辅助运输设备,在矿井下行驶过程中,需要经常变换轨道,工人一旦疏忽,容易造成机车脱轨。由于单轨吊机车冲力极大,脱轨后机车的连杆、油管、驱动轮等都会严重受损,接下来的采煤工作也无法进行,需要四五个人一起紧急抢修七八个小时才能复工。
最开始发现这一问题时,张矿军和同事曾去咨询过单轨吊机车的生产厂家,但是对方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张矿军就自己摸索,经过反复修改方案,今年上半年,他设计的“防止单轨吊机车掉落装置”测试成功并应用到现场。依靠内部的传感器,机车一旦脱轨将自动断电,能最大限度避免受损。多次见识到张矿军的真本事,薛德振竖起大拇指说:“张矿军就是行!”27年来,张矿军和团队先后完成创新成果36项,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
“我是党员,我先上!”面对急难险重工作,张矿军是可靠的“顶梁柱”。有一次,他从早上8点多下井抢修机电设备,直到夜里11点多才回到家,刚躺下准备休息,又接到单位“急需修理设备”的通知,他立刻穿上衣服就往单位赶,从出门到井下现场,连半个小时都不到。
一身技艺从不私藏,张矿军是同事和同行的良师益友。他教的徒弟有些去了其他煤矿工作,都成了能独挑大梁的一把好手。他先后带过两届兖矿集团电机车司机高级工培训班,提升了岗位人员的整体素质。“希望尽我所能把知识和技术分享给需要的人,为煤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矿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