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太空科技与太空产业如何发展?11月7日下午,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科学家讲坛”聚焦太空科技与太空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发表了题为《我国空间站任务特点和空间经济探讨》主题演讲。
杨宏介绍,中国空间站工程向航天系统外开放协作,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拉动了国产芯片、软件、材料、制造等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自立自强,提升了空间站技术的先进性。”杨宏说。
太空经济发展现状如何?“太空经济仍处于初步阶段,以建设太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为主,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探索和利用太空的能力,拓展太空应用。”杨宏认为。
今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医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近年来,以航天产业为重要依托的太空经济,以其独有的产业特征、稳定的增长速度与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在受到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全球太空经济主要是空间信息应用及服务。根据2021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为371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2710亿美元,占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的73%。
据悉,上游制造业将获得更多机会,通过融合更多前沿技术降低成本。
在太空育种方面,载人航天工程为国内40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搭载航天育种实验3000余项,创制万余份空间诱变种质材料。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4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400多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600亿元,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在航空器在轨服务方面,预计在2021—2035年间,分别按30%、40%、50%的市场转化率,仅针对商业类通信卫星,在轨延寿服务创造超过108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若服务方按当前MEV-1任务1300万美元/年的较低收费估计,未来15年间累计在轨服务收入将超过37亿美元。
此外,太空能源开发利用、太空旅游等方面,将会催生出广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