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临港马夸特生产车间。 |
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里,半导体新材料项目在众多新材料企业的吸引下入驻园区,招商人员“一站式”服务,快速立项,切实提高项目落地建设速度 ◆导报记者 于慧年 通讯员 姜凌春
“真是太难以置信了!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为我们量身定制的2万平方米厂房就拔地而起。”10月26日,临港区第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结束第二天,青岛聚鸿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下称“聚鸿泰”)董事长孙相军来到临港区重点地块工地,一脸欣喜地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在这里,临港区第三季度4个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医用新材料及连接器项目将在此落地。 内强素质 提高以诚招商“吸引力” 聚鸿泰的研发中心位于青岛,是何缘由让他们来到临港区的呢? 时间回溯到2020年,孙相军看中临港区碳纤维产业优势,并在众多新材料企业的吸引下,入驻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两年的相处,让孙相军对临港区的“保姆式”服务有了深刻了解。 “公司研发需要依托高校的科研团队,临港区就提供平台,对接高校;急需技术人员,碳纤维产业园就帮忙招工,并提供生产工艺支持。”孙相军回忆道,像这样的帮助数不胜数,也为医用新材料及连接器项目落户临港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聚鸿泰历时两年研发的精密医疗器械产品将建厂投产,上亿元的订单正等着承接。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有厂房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在今年6月的一次走访中,招商人员得知这一情况,临港区管委领导高度重视,带队到聚鸿泰进行会谈,安排专班对项目合作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当时,公司已经在青岛考察厂房,打算落地投产了。”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人员不愿放弃,主动与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一周两通电话,一周一次面谈,介绍落地临港区的优势。 不仅如此,从项目对接开始,招商人员就展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企业一起从要素价格、物流渠道、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度比较生产成本,还从产业链的角度科学系统分析上下游内在关联度和横向配套匹配度。这样一支始终站在企业的角度、用市场的思维为项目着想的招商团队,让孙相军收获惊喜。 注重实效 跑出实干践诺“加速度” 对项目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客商投资的信心与决心。7月18日,面对招商人员的专业“攻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孙相军松了口,提出一个要求——需要满足生产条件的厂房。 因生产产品的特殊性,医用新材料及连接器项目对厂房的保温性能、承重性、面积、间距等客观条件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为此,临港区招商人员先后考察了4家现有厂房,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应允为其新建“定制”厂房。 在看完一片荒芜、平坦的工地,听到招商人员承诺今年年底将完成厂房建设、实现投产时,孙相军心里犯起了嘀咕:“时间紧迫,怎么可能这么快建好呢?” 出人意料的是,孙相军很快就接到临港区招商人员的电话,电话里表示规划地块已经开始施工,随时欢迎实地考察。 孙相军再一次来到工地,量身定制的厂房矗立于眼前,这给他的二次投资吃了一颗“定心丸”。“可想而知,临港区各级干部背后付出的努力有多大。”孙相军当即拍板:项目落地临港,投入2.5亿元生产医疗器械,进口生产设备也由一开始的8台到如今的50台,预计追加到80台。 被“临港魅力”迷住而落地的,不止聚鸿泰一个。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辅以优质的服务,使得各个项目对临港区惊喜满满—— 新能源环保用干式真空泵项目落地之时,反复论证项目选址、配套服务等合作细节,实现当月签约、当月拿地,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 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里,半导体新材料项目在众多新材料企业的吸引下入驻园区,招商人员“一站式”服务,快速立项,切实提高项目落地建设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