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扶持政策,推动盐碱地特色产业集群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努力把“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打造成为“金字招牌” ◆导报记者 李志海 通讯员 张利波
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追求,一旦融入国家战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与机遇。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东营这座黄河入海口城市,在全国全省大格局、黄河全流域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 今年以来,东营市为把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勇担战略使命,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全力抓好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工作,不断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努力展现东营担当、作出东营贡献。
盐碱地蝶变“新粮仓”
如今,在东营的盐碱地上,一个个新品种喜获丰收,不断刷新着高产数据:在垦利区,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的耐盐碱大豆新品种“齐黄34”在含盐量3‰的盐碱地上亩产达到302.6公斤。 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耐盐水稻新品系“盐黄香粳”田间实收测产达到亩产505.1公斤,能够适应含盐量6‰至8‰的盐碱地和微咸水灌溉。 在省黄三角农高区含盐量5‰的中度盐碱地上,马铃薯新品系“Z1281”表现出色,亩产3032.47公斤,创出中度盐碱地单产新纪录。 从过去的改良盐碱地到如今的改良种子来适应盐碱地,东营市积极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盐碱地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昔日的“不毛地”正加快蝶变成为“新粮仓”。 东营市现有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占东营市耕地面积的59%。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端牢粮食饭碗,既是东营的使命所在,更是潜力所在。 东营市把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系统谋划、顶格推进,以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牵引,积极构建盐碱地科技创新体系和盐碱地农业标准体系,加快突破盐碱地种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研究制定支持黄三角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基础设施、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黄三角农高区已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98个专家人才团队,新实施耐盐碱作物育种创新等17个重大项目,示范推广耐盐作物10万亩,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创建。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完善精准快速育种新型三级体系,培育大豆、藜麦等一批突破性品种。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已搜集耐盐小麦、大豆、中草药等种质资源2.1万余份,筛选培育高产优质适生作物新品种(系)43个。 大力推动大豆产业发展。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大豆产业发展的意见》,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3.99万亩、大豆单作种植10.61万亩,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113.3%、212.2%,农业农村部予以肯定推广。 完善扶持政策,推动盐碱地特色产业集群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深入挖掘盐碱地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和品质特性,努力把“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打造成为“金字招牌”。
新能源加快“唱主角”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纵深推进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资源禀赋,东营市各类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其中,沿海盐碱滩涂地913.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太阳能年均利用小时数超1200小时,近海区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约7.6米/秒,具有建成千亿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发电条件。 10月29日,在距离东营港20公里的渤海中部近海海域,由山东能源集团投资开发建设的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首批机组顺利实现并网,发出了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全国首个核准项目第一度“绿电”,同时也是山东省平价海上风电首度“绿电”。 一个项目撬动一条产业链,一条产业链催生一个产业集群。今年,东营市抢抓山东海上风电开发的大好机遇,走“以行业带产业、以产业促行业”的路子,充分发挥山东能源集团“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大力推动风电装备产业发展,确定了全力打造集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检测认证、智慧管控和出运于一体,“档次高、品种全、链条长、辐射广”的高端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和风电母港的目标。随着上海电气、中国海装等一大批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先后落户,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全生态产业链已构建成形。目前,已签约落地项目21个,总投资212亿元;在谈项目39个,总投资284亿元;规划总投资45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预计2024年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配套最齐全、建设速度最快的海上风电产业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