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元春
11月16日,滨州市委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邹继刚主要介绍了十年来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十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牢牢把握“富强滨州 交通先行”的工作定位,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积极融入国家京津冀—长三角交通主轴和全省五大交通通道,“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联动格局加快形成。当前,已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20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新增铁路7条,新增通车里程313.7公里,全市既有铁路达到16条,通车总里程达426.7公里。公路路网持续升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371公里,公路网密度列全省第7位。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27.1公里,通车总里程达39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1000.4公里,路面状况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港航发展成效显著。滨州港作为省会经济圈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已纳入省政府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引航资质,生产性经营泊位达到41个,“四港联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航空迈出关键一步。滨州大高机场已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前期项目,并于2020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滨州—北京、“环鲁飞”等短途运输航线,滨州航空时代帷幕正式拉开。
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提质增效、优化升级
十年来,滨州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抢抓全省首批“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城市创建机遇,下大力气破除了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构建形成权责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1+5”(局机关+五个事业单位)“大交通”行政事业管理体制,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构建多式联运发展格局,推进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相继开通“滨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滨海欧”海铁联运班列。全市铁路、港口运能持续提升,实现铁路货运量4712万,港口吞吐量突破2.8亿吨,货物周转量40.7亿吨公里。“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联合治超新模式,持续保持对超限超载治理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连续6年保持“零投诉”。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连续8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事故指标下降率列全省第一方阵,连续5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21年,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平安建设考核第1名。
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优化提升、惠民保畅
自深入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全市共开通各类公交线路212条,投入运营车辆2329部,构建了城际、城区、城乡、镇村四级公交网络,公交线路全面覆盖全市92乡镇,5272个建制村,通达里程达9960公里,通达率达100%。公交线路总里程1059公里,班次密度不断增大,让市民充分实现了“少换乘、零换乘”。公交线路不断优化,滨州至邹平城际公交正式开通,滨州至沾化、惠民、阳信、无棣、北海公交线路全面优化提升,同步提升滨州至利津跨市公交,进一步提升了主城区吸引力。2021年1月起,实施“直达主城区城际公交实行半价优惠乘车”政策。累计执行半价优惠乘车776万人次,市民出行更加优惠、便捷。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02.6亿元,通车总里程达15972.72公里。无棣县获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路网提档升级2337.7公里,路面改善3716.5公里,危桥改造155座,建成客运站点1741个,通户道路硬化213个村居,贫困村公路通畅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均达100%,改善了农村公路运输和群众出行条件。2015年至2017年,重点推进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安防工程5588公里,改造危桥216座,路域整治2704.2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进一步增强。
交通运输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
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滨州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开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改革,梳理形成系统政务服务事项189项,调整11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层级,市县两级具有同等受理权,实现“就近办”“就地办”。目前,全市27个公路疫情服务点、10对高速路服务区、47处核酸抗原采样点工作整体平稳有序,全市累计派出执勤人员33万人次,查验通行客车398万辆次、货车675万辆次、司乘人员891万人次,累计办理通行证36万张,有效满足企业复工复产需求。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下一步,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聚焦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坚持民生交通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出行环境,将公共交通打造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全力开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