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州市正源源不断地为推动人才专长发挥注入蓬勃动力。图为滨州市创业大赛颁奖仪式现场。 |
围绕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渤海英才”提升、“渤海工匠”铸造等多项人才工程,逐步构建起“引得来、留得下、育得出、用得上”的人才梯次结构 近年来,滨州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逐步构建起“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平台,加速凝聚起“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爱滨才会赢”的人才品牌越擦越亮。滨州正朝着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区域性人才集聚新高地”目标大步迈进。 护航生态链条 开启人才创业新征程 为主动迎合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和引才留才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滨州市围绕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渤海英才”提升、“渤海工匠”铸造等多项人才工程,逐步构建起“引得来、留得下、育得出、用得上”的人才梯次结构。 日前,2022版“人才新政27条”(《关于深入实施人才“三进三创”工程加快推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磅推出,其中10项补助性政策支持力度全省领先。仅市级人才建设资金就达2亿元,为2021年的两倍,为全市人才“引、育、用、留”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持续加大高端人才和重点科研领域补助补贴力度,实施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滨州市按研发投入最高30%的比例给予企业补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值突破3.49%,列全省第一,“智者智城·智在滨州”城市品牌日趋成势。 今年8月,第三届滨州人才节盛大启幕,“人才高地、圆梦滨州”等一系列关键词被频频叫响,市委书记宋永祥提出了“为每个人圆梦提供一切可能”的庄重承诺。三年多来,滨州累计吸引了440多名高端专家、4万多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在这里奋发作为。 滨州市正源源不断地为推动人才专长发挥注入蓬勃动力。对于近年来人才创业扶持的成效,市人社局人才开发与人力资源流动科科长姜金辉说,“‘赢在滨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走向全国乃至海外、滨州市创业大赛捷报频传、创业训练营屡获佳绩……以人人皆才的发展理念为指引,我们正着力营造出‘让人人成才’的育才氛围,搭建起人才施展才华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滨州市引贤纳才之门打得更开,一条贯穿“引、育、用、留、评”的人才发展全链条道路已然铺就,着力推动科创生态全面塑成、人才创业就业最优生态全面构建的宏伟篇章正徐徐展开。多年培植,换来了人才发展土壤更加优沃,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天地更加广阔,成就了滨州“近悦远来”的城市魅力。 打通向“上”凝聚 向“下”帮扶新路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围绕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养,滨州市陆续开展了“硕博优选”、“1+3+N”工程等各项人才引进和干部队伍提升计划,均取得显著成效,从“源头活水”上开启了高层次干部队伍建设的新篇章,也让高层次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了推动滨州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科长李璇表示,“滨州市主动迎合干部队伍发展趋势和要求,结合‘硕博优选’等人才计划,确保唯才是举,凝聚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素质、有干劲的优秀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与国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滨州市聚焦根本,全力做好就业兜底保障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指导性文件,推进就业援助规范化、科学化,搭建起“就业滨州·逢九就播”直播平台,走进企业车间直播送岗,帮助失业人员足不出户实现择岗就业,并陆续建设了2012个村级人社服务点,重点为失业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形成了“市级抓统筹、县区负总责、乡镇抓落实、村居搞对接”四级就业援助体系,让稳就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福祉的坚实壁垒。 聚焦乡村“贫”“弱”“残”“老”和城镇的“零就业”“4555”等“4+2”类人员就业难题,今年以来,滨州市将公益性岗位安置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大规模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通过在农村设立“微工坊”和城区设置“合作社”,将工厂触角延伸至社区、村居、家庭,开创居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新方式。同时,陆续建设了37家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每年服务各类零工人员达300万余人次,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精准帮扶,也为有效支持困难群体灵活就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滨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王英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已安置公益性岗位2.06万个。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把公益性岗位铸造成提升群众就业技能和再就业素养的坚实平台,实现就业困难群体从‘耕者有其田’到‘工者有其位’的良性转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滨州路径。” (王钰 田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