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潍坊报道
11月20日下午,潍柴在潍坊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商业化柴油机和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4.16%商业化天然气发动机,经美国西南研究院查新检索证明,潍柴柴油机与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均为全球首次超过52%、54%。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志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山东省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等参加新品发布活动。发布活动上,李晓红、凌文分别作了祝贺讲话。李晓红院长现场更是用“振奋”“骄傲”关键词来评价这两大成果。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52%热效率柴油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4%热效率天然气发动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如果两款发动机全部商业化应用,每年可为我国减少碳排放9000万吨,将对我国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潍柴三年三次突破全球柴油机热效率记录,并使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首次超越柴油机,背后是公司对科技研发的不懈追求和持续投入。
三年三个台阶
“本体热效率52.28%的柴油机,标志着潍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无人区’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谭旭光在发布会上谈到,热效率水平被视为一个国家柴油机技术综合实力的标志,是全球柴油机行业125年来的共同追求。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现有主流产品的平均热效率在46%左右,而潍柴在2020年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达到50.23%、今年1月达到51.09%的基础上,再次创造了52.28%的新纪录,实现三年三大跨越,极大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内燃机行业的话语权。
据介绍,发动机本体热效率是指不依靠余热回收装置,将柴油燃烧的能量转化成发动机有效输出功的比例。本体热效率越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举个例子,牵引车一年跑二三十万公里的话,仅燃料费用就接近30万元,如果热效率提升,油耗就会降低,可能会节省五六万的油费。”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副院长窦站成博士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与市场现有主流产品相比,52.28%本体热效率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可实现油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2%,每年可为我国节油1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0万吨。
而能源变革也催生了多元动力发展,天然气发动机以其固有的低碳属性,在内燃机减排降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全球范围内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平均水平为42%左右,国外最高为47.6%(瑞典沃尔沃),潍柴自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成功把高效增压、低阻力、低摩擦等柴油机高热效率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在天然气发动机上,首创了双燃料融合喷射多点稀薄燃烧技术,发明了双燃料融合喷射燃烧系统,成功将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提升至54.16%。
“这是对内燃机行业的一次革命性颠覆,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首次超越柴油机,成为了热效率最高的热力机械。”谭旭光说,这是潍柴迈向世界一流科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据测算,相比普通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54.16%天然气发动机燃料费用可节省20%以上,碳排放水平降低25%,全行业每年可减碳3000万吨。
持续大手笔研发投入显效
成绩的取得令人振奋,可究竟是什么使得潍柴这样一家位于国内三线城市的国企,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这种超越太难了,以前没有人干过。2008年我们一头扎进去,一干就是十几年,最终突破了融合喷射、多点稀薄燃烧等4个关键技术,申报了100余项专利。”潍柴动力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德民博士在谈到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时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团队尝试了好多新的研究方式,开发了好多仿真模型,这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每一个小点的突破,都是我们研发团队一天当两天半用抢出来的。”窦站成在谈到柴油机热效率连续三年实现突破时表示,潍柴不断向研发团队投入资源,新进的博士、博士后不断加入,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这期间仅申报专利就达到162项,授权专利124项。
正如窦站成、贾德民所言,持续的科技人员引进、研发费用投入,才是潍柴的底气所在。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谭旭光一直视核心技术为“定海神针”,在研发投入上从不心疼钱,近10年来潍柴仅发动机技术研发费用就突破300亿元。而在“高压力-高贡献-高薪酬”生态的激励下,潍柴研发人员“名利双收”也成了常态。
研发支出在上市公司潍柴动力身上体现得更为直观。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7-2021年,潍柴动力“研发支出合计”一项分别为56.47亿元、64.94亿元、73.47亿元、82.94亿元、85.69亿元,呈现逐年增长之势,5年合计超过360亿元。
潍柴还有重奖研发人员的传统。比如今年4月26日,潍柴集团召开2021年度科技激励表彰大会,李勤、曾频、杜洪流三位博士荣获高端人才特别奖,每人奖金200万元;两个研发团队分别获重奖500万元,另有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个人获奖,奖励总额达6441万元。此前的2019年,潍柴也曾拿出1亿元重奖科技创新工作者。
今年10月30日,潍柴历时10年规划建设、斥资超110亿元的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正式启用,这进一步展露了谭旭光追求科技创新的雄心。据悉,该院系统整合了发动机、液压传动、新能源、电控与软件、智慧农业、工艺工匠、未来技术以及产品试验测试中心等“八院一中心”,将打造动力行业的全球创新高地,聚集起最顶尖的人才资源。
在谭旭光的规划中,未来,在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平台上,潍柴国内科技人员要从现在的10000人增长到20000人以上,海外科技人员要从现在的3000人增长到5000人,博士团队要从现在的500人增长到1000人,真正打造一支全球行业最强的研发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