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见习记者 高梦迪
12月8日,“博正创新论坛”暨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下称“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揭牌活动举行,再一次把数字经济推向公众的视野。
作为与会专家,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筹备小组负责人、金融发展中心碳中和研究所所长庞阳在发言中表示,山东是经济大省,传统产业实力雄厚,希望产业数字经济研究切实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和底层数字技术创新,提升山东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以产业聚集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凝聚燎原之势。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转型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扩散并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传统的生产模式向网络化、协同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巧妙地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降低创新成本、贸易成本和消费成本。
山东具有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结构完备的产业体系,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效融合,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据经济导报记者观察,山东省内不少企业已经率先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进行企业绿色生产的转型。浪潮从耗电大户数据中心入手,在业内率先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山东东华科技结合水泥行业双碳管控政策,与浪潮云洲共同打造碳资产管理平台。平台全面落地后,可节约200万元/年的碳履约成本;绿色技改能年节电40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万吨。
“在当前背景下,数字化经济发展和绿色经济复苏已经开始,数字化已经开始帮助传统产业迭代升级,进行产业结构重构。”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博正战略研究院学术院长许余洁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的碳排放70%和能源相关,新能源正在被大规模使用,例如电动汽车、智能用电设备等,都是用到底层的智能能源。目前山东已经实现了产业集聚,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产业生态圈。”
助力数字化供应链起跑
联科熙和碳中和产业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洁林博士表示,上一轮全球化形成了“地球村”,资本是主要推手。然而现在资本和技术等多种力量正在分裂这个“村”,驱动着全球供应链分裂为不同的“盟友洲”。所谓“盟友洲”是一些区域性或跨区域盟友形成的供应链生态圈,“洲”中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及配套功能。
“原来全球化会追求劳动力、环保的低洼地,但是现在由于智能技术的提升,人口红利在消失,人员工资这个成本比重会减小,更大的比重则花费在设备上。”董洁林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应链智能化是下一场工业革命的主旋律之一,将催生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全球产业布局、各国经济和政治实力及社会结构都将产生极大影响。
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增长到超45万亿,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这其中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为供应链数字化协作提供了土壤和养分。
“以威海市为例,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构建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点’‘链’‘群’有机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可提升创新能力、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许余洁提出,政府可以有效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的数字化生态圈,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让数字产业化落地山东
近期,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将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力争经过5年努力,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55%以上、达到5.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翻番,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的成立,主要注重从产业的角度关注数字技术与经济。实体产业中蕴藏着巨大的数字经济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关键要善于抓住机遇找准切入点。”庞阳认为,产研院成立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一方面基于所属各研究机构整体数字化创新程度高、数字经济能力与基础好,另一方面基于筹备团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长期积累和业内的良好关系。下一步,研究所将推动理论研究、基础技术和产业化落地相结合,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
谈到未来数字经济将如何具体落地实施、撬动产业发展,庞阳举例说,“数字康养一直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智能手表测心跳、血压。但是手表有局限性,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延伸到用穿戴的衣物来监测人体特征。未来这种技术可以持续追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比如中风、心梗这类的问题可以随时追踪,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庞阳表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数字经济研究所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未来将会有尝试落地的产业,进一步把研究成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