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科学布局光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全链条”“闭环式”产业生态圈 ◆导报记者 李志海 通讯员 李慧敏 12月4日,在东营市河口区河口街道北部海岸滩涂上,一排排光伏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东营唐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搭建的光伏生态电站年底前将生成“绿色电流”,源源不断汇入电网,将充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 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唐正生态高效风光渔储示范项目是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8月批复的全国首个无需国家补贴光伏发电市场交易项目,也是河口街道立足风能、光能优势重点打造的风光渔储“四位一体”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500MW光伏发电,125MW风力发电,1.1万亩渔业养殖,配套20MW储能,建成后年发绿电7.5亿度以上,节约标准煤22.5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万吨、二氧化硫4500吨。 “四位一体”开发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可以实现海域立体分层高效利用,每年海水养殖产值可达4.5亿元,亩均收益可达1.8万元以上,开发效益较单纯海水养殖提高了30倍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光伏板可为池塘遮阳降温,确保海参安全度夏,养殖区海参死亡率不到20%,制氢储能项目产生的部分氢气也能用于还氧于渔,增加养殖水域氧气含量。同时,光伏板建在池塘水面上,降低了表面温度,确保了光伏板持续发电,水面产生的折射光能使光伏板背面发电,又提高了10%-15%的发电量,实现了“渔光互补”一举多得。 近年来,河口区充分利用新能源资源禀赋,依托百万亩高效生态渔业示范区和盐碱滩涂,按照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思路,强基础,谋发展,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以资源促产业、以产业推转型”,新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2022年以来,河口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8亿千瓦时,预计年产值9亿元。“我们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科学布局光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全链条’‘闭环式’产业生态圈,形成新能源项目的实施、合作和整合平台,加快推动我区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产业结构,夯实河口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河口区发展改革局局长高祥涛说。 河口区在“新能源+”的整体发展思路下,不断加强对科创的投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呈现出高端化、集聚化态势,有效推动了河口区新产业结构优化。 创新项目遍地开花 渤海南岸,山东北部,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里被老一辈石油人勘探开发。自东营城区出发,驱车行至河口区孤岛镇,随处可见的“磕头机”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点油成金”,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坚实保障。 “传统的破岩材料与工具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打井技术。”胜利油田万和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果说,近年来随着企业对油气矿藏的重新认识与开发利用,作为油田开采的“破壁”工具——钻头复合片,被赋予了新的科技创新使命。这些好似钻头“牙齿”的“新型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由金刚石等材料制成,可实现最大井深6087米,并创造了钻井周期最短、机械钻速最快、日进尺最高等多项记录,实现页岩气2500米长水平段“一趟钻”完成,平均机械钻速提高到15m/h以上,将准噶尔盆地深部地层钻井速度提高50%以上。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山东农发菌业菌菇培育车间,生长着近百亩的蟹味菇、白玉菇,这些熟睡在瓶装器皿的小家伙虽然极具新鲜美味,但其生长过程却是“惊心动魄”。菌种、基料、温度、湿度等系列条件的不同占比决定了它们是否能够“成功孵化”。 “为助推我国食用菌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我们创新开展了食用菌智慧工厂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在山东农发菌业菌菇培育实验室,总经理周元科介绍道。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在河口区,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农业、渔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遍地开花。富海、中海、富宇等炼化企业向新材料领域延伸产业链,聚砜树脂、苯酚丙酮等研发项目在河口实现落地转化;布局构建北部海岸带海洋协同创新集群,建设中科通和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研究院、山东省刺参种业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元素”每天都在这片沃土轮番呈现,为河口的创新之路铺满鲜花。 目前,全区在孵企业达到48家;科技创新产业园落户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机器人、欧米勒电气智能制造等高端研发制造项目,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5家;12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瑞致新材料、管辅科技2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科创板培育库企业;与省内高校达成合作意向20余个;这些措施,让河口区资源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