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在“不靠海”的山东临沂,打通出海口的想法已在酝酿并推进中。
近日,临沂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消息显示,5月20日,临沂市莒南县人民政府与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在日照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前期共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作推进总投资30.5亿元的绣针河通航工程,在两年工期内建设总长度24.3公里的内河三级航道直达黄海。
“推动兰陵陶沟河、莒南绣针河通航工程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尽快实现临沂由‘近海临港’到‘通江达海’的跨越。”也已经被写入临沂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临沂没有出海口,不过临沂离海边又很近,最近之处不到10公里,就在临沂紧邻日照的地方有一条河,名为绣针河,它流经临沂莒南县、日照岚山区。临沂希望通过和日照合作,将这条河升级为航道,由此经过日照实现出海。临沂对打通出海口的迫切性,也可见一斑。
合作推进绣针河通航工程
临沂,不靠海,直到2019年才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尽管如此,这座城市一直发展得非常不错——临沂2021年GDP达到5465.5亿元,在山东全省跃升至第5位,也是鲁南经济圈第一个GDP跨越5000亿的城市。
公路是临沂交通的一大优势,其公路总里程在山东全省居第一位。得益于此,临沂的商贸物流非常发达,近几年,临沂又站上电商产业的风口,经济活跃度很高。
临沂还是山东人口第一大市,也是面积最大的城市。根据2021年6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临沂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101.8万人。
拥有千万人口腹地支撑的临沂,如今将目光瞄向了出海新通道的拓展上,即绣针河通航工程。
莒南县与日照港签署的这次战略合作协议,其传递出的信息除了双方合作推进绣针河通航工程以外,还包括:打造莒南港绣针河水运工程码头,成为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规模的港口,做好绣针河水运综合开发,为临港经济开发区不锈钢、特钢等优势企业的大宗散货物资运输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图片来源:临沂日报微信公众号)
公开信息显示,绣针河发源于临沂临港经济区大山水库上游,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流经莒南县东部、日照市岚山区和江苏省赣榆区东北部地区,于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荻水村注入黄海岚山港海域,总长54.1公里,流域面积412平方公里。
这个围绕绣针河展开的通航工程项目,引发了关注,这个工程更为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打通临沂出海口”。
不靠海但近海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临沂离海边很近,但却没有出海口,如果能够打通出海口的话,对临沂自然是好事。
众所周知,交通优势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对于不靠海的城市来说,如何“出海”是城市发展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重点之一。
“现在不靠海但‘出海’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对经济导报记者举例说,比如,河南在航空“出海”方面就做得相对成功,此外还有很多地方通过保税区、亚欧大陆桥、海铁联运等方式“出海”。
不靠海但近海的临沂,选择的出海路径则是水路入海。就在今年5月,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在解读《临沂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时提到,内河水运方面,着力推动兰陵陶沟河、莒南绣针河通航工程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尽快实现临沂由“近海临港”到“通江达海”的跨越。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类似的表述近期已经频频出现在临沂的官方信息中。
今年临沂的党代会报告中明确,“谋划实施兰陵陶沟河、莒南绣针河通航工程,让临沂早日‘通江达海’。”
临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动兰陵陶沟河、莒南绣针河通航工程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尽快实现临沂由‘近海临港’到‘通江达海’的跨越。”
协调周边城市
临沂已经在全力推动这条出海通道的打造。
从临沂市人民政府网站披露的一则消息看,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在2021年曾发布了关于开发建设绣针河航道打通临沂出海口的提案的答复。
该答复透露,对于开发绣针河航道项目,临沂会同日照港集团委托中交水规院、浙江交规院、上海交大等单位对项目进行了技术论证,在初步论证项目可行的基础上,又分别征得山东省海事局、日照海事局同意后,由浙江交规院形成了《临沂大水运开发策划暨临沂莒南港绣针河水运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从上述答复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航道的开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在当时的答复中称,临沂市就项目建设事宜分别同日照市和日照港集团进行了对接。去年4月26日,日照港集团牵头,召开了由临沂市和日照市有关部门及专家参加的项目规划论证及工作推进会商会,会上对方案进行了再次论证修改。
根据该答复,去年6月3日,山东港口集团和日照港就项目建设问题,向省交通运输厅做了初步汇报,省交通运输厅非常支持该项目;6月6日,省交规院形成了可以上报列入山东省内河水运布局规划的简要规划方案。项目开发建设已经具备落地实施的前期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从省级层面,在2021年7月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到,“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绣针河航道前期研究。”
降低特钢基地生产运输成本
在绣针河水运航道具体建设方面,今年的临沂两会上,临沂市人大代表庄少春的建议也颇具信息量。
庄少春建议说,拟开发建设的绣针河水运工程,起点为临沂临港精品钢园区唐家村汊河口,终点为日照岚山港南作业区,整治航道约24.3公里,按照Ⅲ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主要运输矿石、煤炭、钢铁和木材等工业原料及成品。后期沿该工程向西开通一条约60公里的新航道,使岚山港航运西进,与沂河、沭河相接,在沂河刘家道口大闸处形成水运交通枢纽,南下约170公里和江苏新沂市骆马湖京杭大运河实现联运,形成年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规模的港口码头。
庄少春认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实现革命老区通江达海夙愿,将“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降低临沂临港不锈钢、特钢基地生产运输成本,进一步促进临沂市物流业发展,助推临沂市早日建成国家商贸物流枢纽和鲁南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也能够推动临沂、日照运输结构的转型升级,极大补足鲁南地区内河水运发展的短板,打通鲁南内陆出海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鲁南地区陆海联动、海铁直运,不断提升流域地市的竞争力。
结合莒南县与日照港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绣针河水运综合开发后,未来计划运输的货物包括不锈钢、特钢等大宗散货物资。
“不管通过什么形式来形成对外开放的运输、以及开放合作这种区域模式,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肯定有比较好的价值和作用。”李铁岗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李铁岗也提到,河运并不一定是出海的唯一选择和必要条件,也可以考虑更多的出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