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6月22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笪良龙、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贵民获得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4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11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243项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艾米莉亚·卡米莉娅、拉杰夫·库玛·瓦什尼2名外国专家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综观奖励名单,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奖励聚焦“四个面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彰显山东科技创新硬实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源头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基础研究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山东省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关键领域,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练内功,在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基础研究领域获奖成果数量持续上升。2021年共评选出45项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为近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充分展现了山东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基础研究逐渐成为引领山东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
作为山东省基础研究领域最高奖项,自然科学一等奖评选一直坚持以“宁缺毋滥”为原则,奖项颇具含金量。2021年度全省唯一一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摘得,山东大学仝殿民团队原创性提出了基于快速和乐的抗噪声量子操作理论,引领了国际上该研究方向的发展,为噪声环境下的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面向经济主战场,高质量发展动能有力增强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持续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有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2021年度省科技奖获奖成果中,与“十强”产业密切相关的共计231项,占比达到76%。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一等奖项目数量达到24项,占一等奖项目六成以上,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舞台“主角”,正逐步成为山东省科技奖励特色。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出“支持企业牵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企业牵头或参与的获奖项目达187个,占发明奖和进步奖比重达到73.6%。514家获奖单位中,企业达到了335家,占比超过65%。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氛围良好,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虚拟现实终端技术、虚拟现实显示技术等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进行持续攻关,研发了多款国际领先水平的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戴显示产品,出货量占全球中高端产品市场的70%,稳居国际同行业第一,带动虚拟现实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近年来,山东瞄准“卡脖子”技术,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围战、攻坚战,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重点领域抢占前沿高地,抢登科技制高点,下好战略先手棋。例如,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是全球海洋科技竞争制高点,更是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多家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聚焦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在开采仿真模拟与调控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有力支撑我国首次海域水合物试采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一系列重大科学装置落地,也使山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例如,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完成的“轻型航空动力极端复杂环境试验技术及应用”成果,突破了高效低雷诺数高空试验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航空发动机热物理重大科学装置的落地,为我国下一代高性能动力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研究平台,有效提高了我国先进航空动力的研制水平。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成果竞相涌现
“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宗旨。在生态环保领域,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到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从大气、土壤到水域,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都有创新成果获奖。在农业领域,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涌现出了一批全国领先的高质量科技成果。在卫生健康领域,白血病精准诊疗、肿瘤分子检测技术以及肝、肾、眼病等外科治疗均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并应用推广,大量患者从中受益。
一批高科技产品直接作用于疫情防控一线,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硬核”支撑,科技抗疫成果体现山东担当。例如,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生物安全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完成了面向生物安全的高可靠智能支撑装备的研制,产品及系统在全国核酸检测实验室、方舱实验室等新冠疫情防控一线获得批量应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
笪良龙,海军潜艇学院某研究所主任、教授,某军队重点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水下无人探测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海洋智能无人观探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专业技术少将,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军委科技委海战委委员等。长期开展海洋环境效应和水下无人探测等相关技术研究、装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水下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贵民,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科技副会长等。长期致力于药物研究和产业化,获发明专利200多个,主编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集成与创新开发药品50余种,以关键技术创新,使中国制药产业化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或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