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近日,山东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下称“小巨人”)的申报初审工作完毕。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上报推荐与复核材料,这也标志着新一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即将起步。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在山东,持续实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批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而且,“小巨人”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为制造业大省山东源源不断提供着发展的新动能。
三年共培育368家
2018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从重点领域、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明确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条件。2019年到2021年期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精专特新“小巨人”企业共4922家,涵盖了制造业中各个关键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
同期,山东共培育了360家“小巨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获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7家,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3.86亿元,获评企业和资金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从三批次榜单不难发现,山东乃至全国的“小巨人”企业快速“由少变多”“由弱变强”。首批次,山东仅有23家企业上榜(全国248家);到了第二批,山东上榜企业骤增至124家(全国1744家);第三批,山东上榜了221家(全国2930家)。
此外,山东的“小巨人”企业全部建立了研发机构,近2年平均研发占比超过6%,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项以上,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达65%;70%以上的企业深耕主业10年以上,80%以上的企业在省内细分市场排名首位,产品(技术)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或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达83%,90%以上的”小巨人“企业成为行业龙头的配套企业。在“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山东近几年取得了明显成效。
青岛一枝独秀,烟台济南紧随其后
从“小巨人”企业在山东各地市的分布情况来看,青岛最多,共101家;烟台43家;济南37家。
青岛小巨人企业数量全省第一,在全国也排在第四位。此外,青岛的“小巨人”企业发力全链条,全力当链主,多数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省第一。从行业分布看,青岛“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家电电子、汽车、机车等细分市场领域。
近年来,烟台市工信局大力实施政策引导、梯度培育、优化服务等措施,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对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济南则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流发展生态,充分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专精特新“四化”基础上,还提出了绿色化、融通化的发展导向,统筹推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帆计划”、税收服务“春雨润苗”等,构筑三级培育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专场对接活动,打造“链主”与“专精特新”企业强链补链共同体,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另外,潍坊共上榜小巨人27家,淄博上榜25家,济宁上榜21家,也是拥有“小巨人”企业较多的地区。
19家企业登陆A股
据经济导报记者初步统计,在山东省三批共计3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已有近3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19家企业登陆A股市场。
这些上市公司“小巨人”,从分布领域来看,主要位于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和食品等行业。“小巨人”中的上市公司大多拥有独门绝技,在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成长快、效益好。
比如,深市主板上公司山东赫达(002810.SZ) ,公司主营产品纤维素醚全球竞争力强,盈利能力、成长性优异,是我国少数能与美国陶氏、日本信越等国际巨头在所处领域展开竞争的厂商。公司目前是亚洲纤维素醚龙头,现有纤维素醚产品3.7万吨,在建4.1万吨,国内领先。公司是国内少数产品可以满足植物胶囊、植物肉应用要求的医药食品级纤维素醚厂商。后续,公司将剑指全球纤维素醚龙头。
在创业板上市的滨州“小巨人”企业三元生物(301206.SZ) ,是赤藓糖醇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产品包括赤藓糖醇及复配糖产品,其中赤藓糖醇营收占比91.5%,出口占比50.5%,公司先后与莎罗雅、美国ADM、元气森林、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科创板上市公司智洋创新(688191.SH) ,是国内电网可视化智能运维领军者。公司研发力量强大,持续夯实算法优势,大客户粘性强。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约 1/3,研发费用率约 8%。公司2019年与华为合作推出了电力场景AI应用联合解决方案,搭载华为Atlas200 AI加速模块的产品逐步广泛应用。公司是行业内较早推出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相关产品的企业。
此外,还有30余家“小巨人”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这些企业也在不断进步,积极推进转板上市。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山东IPO排队企业数量达40家,其中“小巨人”企业13家。其中,有10家企业拟登陆创业板上市,2家企业瞄准深市主板,1家企业准备在北交所上市。
优中选优,培养梯队
山东还有157家企业获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于重点企业的精准扶持,也凸显出“优中选优”的态势。
在这些企业中,90%以上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和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或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的达92%,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项以上,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平均超过6%,成果转化及应用项目平均达9个。全部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除了“小巨人”企业,山东还积极培育“梯队”:累计培育有效期内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24家、瞪羚企业1140家、独角兽企业20家。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72.4%的属于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重点产业领域;去年营业收入增幅高于面上中小企业8个百分点左右。
据了解,山东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融链专项行动,组织产业链“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供需见面、路演推介。2021年围绕轨道交通装备、聚氨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举办了专项对接活动,参与的7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49家与链主达成合作事项59项。
到2025年,山东力争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达到75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