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招才、引才、留才,山东下力气出实招、出准招,全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据青岛人社局最新统计数据,青岛近八成博士后出站后选择留在青岛继续科研项目研究或投身产业、自主创业等,形成了博士后高层次人才的“聚青”现象。
连日来,经济导报记者跟随2022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下称“博士后大赛”)、青岛市博士后资助政策宣讲团进入多所青岛科研院所与高校调查发现,不论是往届获奖者、创业博士后、企业青年专家代表,或是今年期待参赛的博士后,都对留在青岛、为山东发展出力充满了信心。
在“聚青”背后,山东为何能成为聚全球英才的沃土和洼地?
大赛平台搭建舞台
7月以来,博士后大赛、青岛市博士后资助政策宣讲暨青岛校企博士后“牵手”活动相继走访了20余所科研院所,通过企业行邀请百余名博士进入海尔、海信,面对面与企业交流。
“希望能够让这一群体在大赛中展示他们的风采,这也将成为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的最佳途径之一,更是发现、培养、选拔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7月16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博士后工作处)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博士后是青年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30岁左右博士后进站,是创新创业的大好时机,希望通过大赛鼓励这一群体踏上时代的节拍。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表示,2019年以来,山东在全国率先举办博士后大赛,目前已连续举办三年,已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博士后重要赛事品牌。
7月14日,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洪坤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学校以大赛为契机,打造校内博士后创新创业工作平台,强化培训指导、模拟演练,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近年来,山东省提出全力争取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一方面,支持济南、青岛发挥“头雁”作用,全力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集聚区。另一方面,鼓励各市依托各类园区、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人才集聚平台,形成“雁群”,促进全省区域人才竞争力持续提升,在更大范围、更广维度为省内用人单位提供人才精准对接平台。
政策好是关键
“从博士后大赛的奖励可以看到政府对人才工作财政资金导向的变化和要求。里面的逻辑是,鼓励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同时这也是人才是否能够拿到创新创业补助的参考指标之一。”7月16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博士后工作处)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以博士后这一高层次人才为例,2022年新政策相比以往,一是提高标准。博士后生活资助由5000元/月提高到7000至13000元/月,博士后项目资助由5万元提高到5至10万元,博士后聚青资助由25万元提高到25至40万元;二是增加项目。资助在原有5项的基础上增加了优秀博士后站(基地)资助30万元和博士后创业资助。
此外,鼓励“聚青”博士后“双创”,博士后项目资助要求具有创新性,博士后创业资助直接和创业企业综合贡献挂钩,还将积极扶持企业,充分发挥博士后资助导向作用,符合条件博士后进入企业工作的,给予聚青资助最高标准40万元。据了解,对获得博士后大赛金银奖的博士后,将直接颁发“山东惠才卡”,为在鲁来鲁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提供29项绿色通道服务。
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所在。2022年5月,青岛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青岛市促进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健全完善从单位到个人、从进站到出站、从工作到生活、从创新到创业的综合性博士后资助体系。2022年6月以来,山东省委高规格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先后颁布实施《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山东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人才改革22条”“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新形势下引才用才18条”“人才兴鲁32条”等政策措施,初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在引才方式上探新路,人才竞争已从单纯薪酬待遇的比拼,演变成人才服务环境、成长环境的整体较量。”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鼓励建起山东青年人才成长的接续培养机制。
产业配套提供大空间
产业给人才提供多大发展空间,直接影响人才引育留用成效。
“海信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为优秀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提供舞台。”7月15日,百名博士后人才企业行来到海信、海尔。在海信集团控股公司园区中,企业研发与供应链管理部副总经理鲍雨锋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海信集团非常鼓励高层次人才来海信交流、就业,将科研和企业需求导向融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全球行业迭代发展的高速变革中,让高层次人才不断跟随行业发展步伐。
位于城阳区的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自开园至今,已有211个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参加了入园评审,累计通过评审项目123个。园区负责方、青岛博联安创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承晓在带领经济导报记者参观时介绍,园区以高端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孵化加速为重点,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金融扶持、人才交流等服务,构建“全链条”服务,让高层次人才成长有平台,锻炼有舞台,争优有擂台,为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据了解,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打造了全国首个面向国内外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交易平台,成功引进并培育了慕沃科技、北辰循环、合立兴环保等科技型企业87家,全线贯通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真正实现一网联通、一键对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2022年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团队组金奖得主金鑫,给经济导报记者讲述了从国外读博士后到归国进入院校做研发和创新创业的经历。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打造更深的‘护城河’。研究性人才是高精尖行业引领技术升级的关键,目前人才培养方面,各个高校都有配套的产业平台。行业需求促进基础研究、产教融合,再通过跨学科团队建设、国际化合作,高层次研发人员、科学家可以推动自主原创技术开发,成为推动跨领域合作的骨干。”金鑫认为,在高层次人才和产业之间搭建起人才对接平台,打破基础研究和市场之间的壁垒,将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选择山东、创业山东、扎根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