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钰 通讯员 左明玉 黄蕊 李宁
7月10日,是邹平市好生街道河北村的“大日子”。全村符合安置条件的107户户主代表,经过叫号、抓阄、核验、登记和选房确认一系列严格流程,公平公正、井然有序地完成了选房。心仪已久的新楼房几天后就可入住,幸福和喜悦洋溢在每个群众的脸上。
从一个环境脏乱差,说话没人听,人人看不起的“软弱涣散村”,到村民住进现代化楼房,自觉跟着党组织走,被周边村羡慕的“能治、善治村”,仅用了一年时间。谈起河北村之变,好生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凯一语道出它成功蜕变的秘诀:“党组织是百姓的主心骨,一个强有力的村班子是发展的关键。”
打出党建提升“组合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近期,河北村投资1.8万元的净水设备“落地”,解决了村里群众多年的吃水难题,同时翻新铺设村里干道,极大解决了群众的出行困难问题;26盏新路灯,实现了村里亮化无死角,群众从此有了干净舒心的生活环境,河北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听民意,办实事,河北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环境整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带头参加农村环境改造整治、帮扶群众等各项活动,以党员带动群众,让党员成为群众标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服务机制健全后,班子成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提高。
一系列党建巩固提升“组合拳”打出来,村班子健全了,党支部阵地强大了,村级管理机制理顺了,党员服务意识增强了,“群众看到了这届班子是真心干事,河北村有希望了。”责任区书记陈亮任职多年,河北村各种问题曾让他“想起来就头疼”,村班子换届后,陈亮觉得“工作起来顺手多了,村里工作基本不用再操心”。群众眼里的“急难愁盼”在河北村也不再是“解决不了的难题”。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村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阳光操作群众满意,跑出拆迁“河北速度”
拆迁安置工作一直是河北村的重中之重。今年,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以保障广大村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新修订了河北村安置分配方案,方案经全体户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签字并确认,并向村民作出八字承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村干部们带头“立规矩”:讲党性不徇私情、讲原则不讲面子,分配方案放到“阳光下操作”,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的“面子事”发生。
一周内,62户顺利完成拆迁,彰显了拆迁工作的“河北速度”。李晓峰是村里新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新一轮拆迁工作正式开始后,他带头第一个交房拆迁;60岁的李训洪曾表示“离不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宅子”,新村“两委”上任后给村里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实心事,让这个“老顽固”都看在了眼里,在收到拆迁通知后,他欣然接受。
从2018年开始,由于村庄房屋拆迁没有及时清理,村民对村内杂草丛生的建筑残垣反映强烈。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两委会后,村里对已拆迁房屋实施清理围挡美化工程,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变成了“放心事”,村居环境再度提升,群众生活更加整洁舒心。村“两委”成员、优秀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奉献爱心,自发为村里公益事业捐款4万元,展现了向上向善向好的村风民风。
“我们最关心的住房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现在居住出行环境也有了彻底改善,有事就到村委反映反映,准没差。”村民赵素君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产业兴村,河北村摁下发展“快进键”
依托紧临高速公路邹平东出口的地理优势,河北村通过招商合作促群众增收,带动群众富起来。今年初,该村先后与青岛双龙集团达成“宗家年画”手绘合作事宜,与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莱芜东源食品开展生姜种植回收项目,与山东潍坊临朐农业开发办公室开展农产品包装加工项目,多个项目的引入,预计带动村民130人就业,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1.6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部分村民还成了拿工资的产业工人和个体加工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村庄发展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以来,好生街道抢抓政策利好,统筹项目资金,结合花卉这一优势产业,实施花卉苗木产业“摸底、对标、强链”工程,擦亮地域产业品牌;实施家具制造产业“蝶变”工程,形成集约、高端、绿色产业集群。让人才工作与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实施“人才+”工作模式,将辖区内苗木经纪人、家具制造能手、电商运营能手等纳入统计管理,培育起一批“土专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深入挖掘好生历史文化,提炼打造出“美丽幸福新好生”文化品牌,凝聚起好生加快发展的精神力量。
“乡村振兴必须先组织振兴,只有党组织强起来,农村工作开展才有基础和保障。把基层党组织在老百姓心里树起来,真正发挥作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李凯说,“群众看到希望,发展的路子才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