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
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的科创板,迎来了其三周岁生日。这块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越发体现出资本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从跻身首批的睿创微纳(688002.SH),到在2019年“科创板元年”快速加入的海尔生物(688139.SH)、奥福环保(688021.SH)、华熙生物(688363.SH),再到2020年、2021年分别迎来的5名、8名“新生”,直至今年天岳先进(688234.SH)、荣昌生物(688331.SH)的强势“加盟”,山东板块的“科创板军团”目前已集结了19家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7月21日收盘的总市值达到2602.60亿元。
“公司登陆科创板以来,在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方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突破。”7月22日,上市满两年的山大地纬(688579.SH)董秘张建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公司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提升”
伴随着“试验田”建设为科创企业带来的改革红利,科创板搭建起了科技创新和资本之间的桥梁,山东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借此走向资本市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在发行上市标准上,科创板设立了5套上市标准,用包容姿态拥抱处于不同成长阶段、拥有不同股权架构的科创企业,更是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但从上市后的业绩表现来看,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绝大多数的科创板鲁股均向市场展现了其不俗的盈利能力。
近年来,作为山东第二家,青岛第一家科创鲁股,旨在聚焦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两大领域,为智慧公卫、智慧血液、智慧医院、智慧实验室、生物制药等场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海尔生物,一直颇受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青睐,机构调研次数及参与机构数量均在鲁股中名列前茅。这背后,无疑与其科技魅力和业绩动力密切相关。
2021年,海尔生物凭借同比翻番、高达8.45亿元的净利润,跃升至科创鲁股盈利榜首位。而在2019年上市当年,其净利润仅为1.82亿元。两年时间内,其成长显而易见。
“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主要是产业化项目、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以及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自上市以来,相关的业务部署一直在持续进行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产业化项目已累计投入2.21亿元,产品及技术研发累计投入1.2亿元,销售网络建设累计投入0.45亿元。通过以上三大领域的不断投入,公司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提升。”海尔生物董事会秘书黄艳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在她看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51.63%,主要就是得益于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及产品方案的创新迭代,加速渠道及网络拓展,扩大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加快物联网场景生态布局,保障用户最佳体验,从而实现了各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科创鲁股上市后各年份基本均实现盈利
截至7月21日收盘,总市值已达738.47亿元、在科创鲁股中遥遥领先的华熙生物,同样盈利能力不凡。2019年至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5.86亿元、6.46亿元、7.82亿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作为科创鲁股“第一股”,睿创微纳也在上市的三年内,共计为山东板块贡献了12.47亿元的盈利。威高骨科(688161.SH)在2021年上市当年便实现的6.90亿元净利润,同样颇为亮眼。
此外,英科再生(688087.SH)、高测股份(688556.SH)、云路股份(688190.SH)、海泰新光(688677.SH)、新风光(688663.SH)、山大地纬(688579.SH)等多只科创鲁股的2021年净利润均以亿计。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2020年7月14日上市的*ST恒誉(688309.SH)外,科创鲁股均在上市后的各个年份实现了盈利。
不过,2021年因受到营业收入下降及信用减值损失、合同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0年度下滑超过50%,甚至出现近千万元亏损的*ST恒誉,也迅速实现了扭亏为盈。
7月22日,*ST恒誉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393.90万元,同比增长约98.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358.16万元,同比增长约32.63%。“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推进速度较快、收入确认金额较高,导致2022年半年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对此,*ST恒誉表示。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科创板鲁股的亮眼表现背后,与地方经济的风向密切相关。山东近年来大力推动十强产业发展,从所处行业看,目前实现科创板IPO和拟登陆科创板的山东公司中,不少就来自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等“十强”产业,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了山东发展新动能。
而资本的力量,则进一步助推了科创鲁股持续高强度进行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自上市以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比基本在10%左右。通过持续的研发布局,公司不断产出原创技术,2021年相继突破大冷量斯特林超低温制冷技术、生物培养、离心制备等核心技术,实现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AIOT、自动化等技术创新则支持了公司场景方案定制和用户交付能力的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海尔生物累计专利获得数量达539项、软件著作权33项,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和技术规范共19项。”海尔生物董事会秘书黄艳莉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山大地纬在2021年一举投入了1.20亿元进行研发,较上年同期增长8.72 %。其通过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可信流转的商业模式创新,在普惠金融等应用场景取得一定突破,新申报专利25项并获批发明专利3项、新增获批软件著作权82项。
以“高品质生物药领导者”为愿景,聚焦生物药赛道,打造核心生物技术平台的科兴制药,其在2021年在研项目人促红素注射液36000IU取得了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并新增“非骨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适应症,是国内第二家该规格适应症获批的生产厂商,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破发仍屡有上演,更需坚守初心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也注意到,今年以来,科创板破发现象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形势,屡有上演。
在市场人士看来,科创板首推注册制,买卖双方的博弈使得定价更加市场化。而新股首日的破发,是市场对新股定价不认可的结果,也是市场化发挥作用的印证,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定价间的断裂程度由此可见。
“这种‘纠偏’现象,正是市场均衡的标志,它代表这个市场是有效运行的,也将倒逼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更加科学、理性地定价,带头践行长期投资理念,而不是猖狂地‘抢筹码’,这也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负责。”山东一大型投资公司的高级投资经理徐皓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在徐皓看来,对于身处其中的科创板企业来说,更需要坚守初心、锐意创新,将人才视为企业至关重要的竞争力和生命线,建立稳定的研发和管理团队,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向心力,保持科技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通过强化研发能力来实现整体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更加平稳理性的市场环境中,那些真正具备科技创新优势、掌握核心研发技术的科创板企业,其内在价值也会得到合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