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山东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助力全省经济快速恢复、回升向好。
开源节流,盘活存量,全力稳住财政收支基本盘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多点散发,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税源明显收缩,加之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在上半年兑现,落实民生提标政策、常态化防疫等支出大幅增加,财政运行压力明显增大。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形势,各级各部门紧抓收支两端,同向协同发力,全力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方面,深挖增收潜力,拓宽收入来源。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5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6.3%;在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的情况下,完成预算的5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另一方面,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采取有力措施压减开支、降低成本,腾出资金优先保障“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059亿元,增长5.1%。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8%,教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农林水支出增长10%以上,均高于财政支出平均增幅。
减税降费,纾困解难,助力市场主体迸发活力
今年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力度空前,规模体量大、覆盖主体多、时间要求紧。财政部门会同税务、人行等部门,主动担当、迎难而上,不断优化宣传服务、强化资金保障,全力推动政策落地生效、红利充分释放。上半年,全省落实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958亿元。
其中,留抵退税“大头”落地,集中兑现1408亿元,是2021年全年退税总量的2.5倍。超千亿现金流注入市场主体,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起到了助力经济运行快速恢复的良好效果。全省有11.5万户小微企业获得留抵退税554亿元,退税户数、退税金额分别占到全部退税企业的94%、43.3%。从重点行业看,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精准锚定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上半年共为制造业等六大行业退税794亿元,其中制造业退税374亿元,有力推动了企业升级改造和创新发展。从资金流向看,约65%的留抵退税资金流向生产领域,主要用于购置设备、不动产、采购原材料及项目建设。
精准施策,靠前发力,有力支撑扩投资稳大盘
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上半年,省级积极筹集资金保障“稳中求进”三批政策清单中的171项财政政策落实。
今年中央财政下达我省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069亿元,6月底已全部发行完毕,支持“七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2463个重点项目建设。为进一步促消费、稳外贸,财政部门通过发放消费券、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汽车、餐饮、家电等领域消费回升;开展汇率避险担保试点,深化实施“鲁贸贷”政策,促进外贸固稳提质。落实工业、现代农业等系列“十强县”财政激励政策,支持强县率先突破,带动县域加快发展。
财力下沉,兜牢底线,基层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今年以来,省财政健全完善财力保障、审查监控、库款调度、发展激励、责任追究、应急处置等“六项机制”,紧盯财力薄弱市县、关键敏感节点,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为基层财政平稳运行提供有力“压舱石”。
上半年,省财政共下达市县各类转移支付28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元,增长36.7%,对省直管县和财政困难县工资专户、民生专户等库款实行重点倾斜、单独调拨,切实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从执行情况看,上半年全省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011亿元,同口径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82亿元,增长7.2%。其中,县级“三保”实际支出2446亿元,增长6.4%,支出进度49.8%,与时间进度基本持平,县乡工资正常发放,民生政策如期兑现,基层运转安全平稳。
强化统筹,完善机制,保障重大战略落地实施
今年以来,省财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千方百计筹措财政资金,全面发挥好财政资金政策保障作用,服务发展大局、保障重大战略顺利实施。落实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补偿协议,顺利完成全省首轮县际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兑付工作,根据301个跨县断面水质情况,共兑付补偿资金3.24亿元。安排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集中用于落实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将科研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决策权更多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和一线科研人员。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截至6月底已分配下达中央和省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29.77亿元,支持现代水网建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