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建军 通讯员 信兆林 刘秀利 林佃旭
8月11日,山东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无棣盐碱地选育的甜糯玉米进行测产,鲜穗亩产达到1333.4公斤,标志着山东首次在盐碱地试种甜糯玉米获得成功。
此次测产的鲁甜糯191,是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的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经三年试种,今年在无棣县小泊头镇含盐量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的盐碱地上种植,表现出较好的盐碱适应性。该品种出苗齐、壮,后期茎秆粗壮,穗位整齐,果穗大小一致。
专家组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随机抽取3个样点,经测量计算,该示范田平均种植密度为2957株/亩,鲜穗产量为1333.4公斤/亩,按照市场价2.5元每公斤计算,秸秆产量1400公斤每亩,扣除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成本每亩1100元,每亩收入可达2793元,种植该品种收入是普通玉米的两倍多。
专家组一致认为,鲁甜糯191玉米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广适、商品性好的特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建议扩大推广和应用。无棣县小泊头镇盐碱耕地有6.3万亩,农作物产量普遍偏低。鲁甜糯191鲜食玉米在轻度盐碱地试种成功,可以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下一步,该镇将以此次测产会为契机,继续加大与各农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当地的转化,促进小泊头镇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据悉,省农科院实施突破“黄三角”战略,每年选派20名科研骨干到黄三角地区扎根,集中开展盐碱地作物技术攻关和成果示范转化。2016年开始,省农科院玉米所开始鲁甜糯191抗盐碱新品种研究,2019年与无棣县合作,进行新品种筛选鉴定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