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率先实现零碳有利于在未来的竞争中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另一方面,零碳蕴含深刻的社会价值,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大有助益。
8月13日以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调研了多处山东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情况,从整体看,零碳概念尚处于规划阶段,企业争相竞入,但究竟“零碳工厂”如何减碳呢?
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零碳样板
走进位于济南市长清区的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舜集团”),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装配式钢结构的建筑体上,这里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充满现代艺术感的和谐之美。
“国舜集团经过多年研发攻关,投资10亿元打造了占地220余亩的工业化钢结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零碳示范园区。”8月13日,国舜集团董事长孙德山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城市与工业、城市与生态、城市与农业、城市与生活相融合的打卡地,成为国家零碳园区样板。“其中,‘一产’是在园区智能加工中心三层建设30余亩高效智能现代化空天设施农业,引进荷兰相关技术,实现以30亩高效智能现代化农业,达到220余亩传统农业的产值水平,有效解决工业和农业用地的占补指标平衡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填补国内屋面设施农业空白,实践工业园区内碳中和的新路径;‘二产’是打造国内首套钢结构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主要从事钢结构建筑数字生产线成套装备的制造及环保成套设备智能制造,形成金属加工智能产线的设计、研发与示范;‘三产’是打造旅游工厂,利用钢结构和节能低碳技术,展示创能体系、节能体系、储能体系、智能体系和培训体系,周末市民可到园区旅游观光,观看智能制造、现代化农业等。”
据介绍,零碳产业园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12万平方米,地下约1万平方米。以国舜集团沉淀多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打造国内首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零碳示范园区。园区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12月建成投产,目前园区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
经济导报记者在国舜集团了解到,整个园区建设过程中采用节能、创能、储能以及智能发展技术。节能方面,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地道通风节能技术和全热交换超洁净新风技术,可实现冬暖夏凉,在保障室内空气洁净、清新、健康的基础上,大幅节约能源的利用;创能方面,园区内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的方式,配合太阳能光伏发电打造储能体系,包括园区周边所有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路灯;整个园区采用建筑智能管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园区安全及日常办公管理,同时也能实现园区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控,从而节约能源。通过这些节能创能储能等相关的技术体系,可以实现整个园区的零碳排放。
“面对污染攻坚,企业需要真正从摆样子到有效和稳定,再到高效和协同,甚至达到比超低排放更低的排放标准,这些都需要技术创新。”孙德山表示,国舜集团率先采用了BOO的商业模式,以“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理念,从投资、建设到运营,实现了系统服务,真正让零碳概念深入行业和产业。
考量行业运营
目前,在国内“能耗双控”、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日渐明显的背景下,建设“零碳工厂”“零碳园区”成为工业企业必要的战略选择,但当各项补贴退坡之后,行业真正走到市场化的台前,成本问题将决定一切。
在经济导报记者走访调研中,山东省内不少地市产业园、工厂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构成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是有些产业园开发商自身面临资金压力,增加环保设备投入资金不足,二是光伏风能等环保发电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令部分园区开发商、工厂运营者心存顾虑。
一家企业负责人给经济导报记者透露,现在的碳中和概念,他们也希望能在行业领域作为试点示范进行技术创新,但真正建设实施难度挺大,资金投入之外,专业人士和内部运营都带来新的难题。
“工业企业自身发电和供热产生的碳排占比能到总碳排的两成。如果一座工厂或者园区能够就这部分能源的生产和运营进行统一管理和能效提升,将显著降低园区能源系统的碳排总量。这可以通过增加部分投资,如热电联产、抽水蓄能、植树造林等方式进行降耗储能。”8月13日,山东维尔嘉禾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顾铭海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企业在实施减碳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可首先通过重点领域减碳进行设备投入和环保改造。他建议,山东工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对整个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进行规划,通过绿色技术和数字化管理达到未来的目标。
对“零碳”增强认知,在远景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看来,零碳产业园本质上是绿电就地消纳,这将进一步提高绿电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能耗成本。
行业发展逐步完善
随着“双碳”目标不断落实,工厂、园区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载体,也将成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中坚力量,而零碳工厂的建设也会随着企业建设不断探索,得以更规范地推进,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
8月2日,为进一步推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零碳魔方——绿色细胞赋能碳中和道路”项目进展,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带领项目组成员前往国舜集团开展深入调研。
据介绍,项目组实地考察了现代化精密钢结构生产车间,了解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为一体的装配式建造技术。双方针对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碳排放数据采集与智能管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低碳示范建筑现状就进一步完善“零碳小屋”挑战杯项目的工作细节充分交换意见。
据悉,由国舜集团打造的“零碳小屋”已经成功应用于冬奥会“冰丝带”服务和应急咨询,为“科技冬奥”作出贡献,前不久收到科技部的感谢信。
“我们希望在建设零碳产业园的基础上能够带动上下游联动,尤其是针对工业化钢结构建筑,将拉动上下游庞大的部品部件产业链。国舜还将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途径,为行业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孙德山表示。
山东在“碳排放”领域动作不断。在全国首个出台“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严卡新上“两高”项目;海草也能上保险,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在山东威海落地;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低碳园区评价指南》《低碳组织评价指南》等团体标准。
所谓“零碳”,就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技术性节能减排等措施使工厂、园区碳排放综合为零。就我国而言,工业领域的碳排放约占整体碳排放的70%,工厂和园区作为工业领域的基本单位,实现绿色转型具有标杆和样板意义。
“园区的低碳建设要结合园区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从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跨度上制定双碳转型目标及路线图,在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等方面逐步细化各项准则,并制定统一标准。”顾铭海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山东应加速搭建“零碳”领域完整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准则,为开展零碳工厂、园区、组织建设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