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今年集中实施350个项目,年度投资超过1700亿元。”“牵头建立黄河流域海关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内陆港30个,黄河流域出口货物境内段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8月3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解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济南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来斌给出了一组数字。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起步区将享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叠加,在省市一体化政策支持下,迎来后发至上、跨越发展的政策红利和战略机遇期。”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安表示。
落实“四新定位”
济南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国祥介绍,起步区成立一年多来,抢抓机遇、快干实干,高标准推进规划提升、空间整合、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零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坚持把动能转换作为立区之本,制定出台促进企业发展20条政策,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实施精准招商,瞄准总部企业、上市公司等招大引强,截至目前,累计签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优质项目132个、总投资3161.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含中国500强)企业项目38个、央企项目24个、省企项目35个。
济南起步区还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争取“四区”经验政策落地,对标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全力破解要素制约,累计发行政府专项债券287.79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提前开展“两规”一致性调整,保障起步区加快建设。
王安表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服务实现“走在前、开新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国家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赋予起步区“四个新”定位。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谢堃对《发展规划》的“四个新”进行了解读与与阐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探索节水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在生态保护、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充分发挥政策集成优势和先行先试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山东乃至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样板、提供借鉴。
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吸引集聚优质要素资源,强化与沿黄城市的交流合作,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战略,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城,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智慧新城,儒风泉韵的诗意人居环境,满足人民对起步区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速构建先发优势
8月22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若干政策》,提出了8个方面32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省市支持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下,起步区如火如荼建设。
谢堃介绍,《发展规划》对起步区的产业体系进行了整体谋划,提出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并明确了发展细分领域。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发展航空动力装备、节能环保设备、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光电信息材料、绿色建筑、氢能源等,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智慧物流、商务会展、节能低碳管理、文化旅游等。同时,着眼于未来,规划提出瞄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前瞻布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加速构建先发优势,率先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王安表示,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加快建设济南起步区,拓展济南城市发展空间,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升济南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促进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加速集聚,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参加国际国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