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见习记者 高梦迪
近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民商卫星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度齐鲁一号等10余颗卫星对地震灾区成像。
“接到观测任务后,我们紧急进行齐鲁一号卫星任务规划。”8日,山东产研卫星研究院(下称“山东产研院”)有关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卫星数据为抗震救灾贡献了科技力量。从2021年齐鲁卫星双星升空开始,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卫星天团”已经在鲜为人知的领域大展身手。
(齐鲁一号、四号卫星装入火箭整流罩)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空天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一个来自太空的万亿级市场正在加速成长。研发能力强、产业链条全、产业生态优——锚定空天信息产业,山东深挖空天产业,尤其是构建起以省会济南为核心的空天信息产业,已经多次“刷屏”。
省会领跑 逐梦星辰大海
在卫星遥感领域,建设齐鲁卫星系统,山东首个自主可控商业卫星星座“齐鲁卫星星座”,在全球首次采用“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建设。
山东产研院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在卫星导航领域,山东产研院与济南市、北京未来导航公司共同建设高精度低轨卫星北斗导航增强系统,包括162颗低轨导航卫星、10个卫星地面站和1个卫星运控中心,将成为全球定位精度最高、覆盖区域最广的低成本商业卫星导航系统。
据报道,近年来,济南市先后落地空天信息领域研究院所13个,布局重点项目26个,引进重点企业40余家。空天信息产业基地、低空监事服务网、齐鲁卫星星座、airsat遥感卫星星座、数字黄河、低轨卫星导航等一系列项目相继落地,卫星关键器部件生产、总装测试、地面站建设、运营服务等协同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之后,朝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省会领跑、其他城市纷纷加码跟进。青岛空天动力结构安全研究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成立,将聚焦我国空天动力结构服役损伤的难点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助力航空强国建设。烟台市有航空航天产业关联企业34户,其中海阳东方航天港商用航天板块,总投资230亿元、占地34.19平方公里的海阳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项目快速推进,规划“一港三区”的基本构架,形成“一心两轴三区多组团”的产业新城空间格局,全力打造集发射、制造、配套、数据、应用、文旅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创新商业化 比较优势凸显
“科技创新想要创造价值,必须实现商品化。”山东产研院成立以来,始终把商业成功视为检验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准。
为此,山东产研院建设了组织、战略、市场、法制、运营与管理一整套商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商品”创新工场,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可信赖、可识别与可验证的“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的系统化专业管理与服务支持。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2019年,国内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42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间复合增长率约15.5%,预计2025年后可能达万亿产业规模。当前,我国空天信息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发展,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发力空天信息产业,已经形成“群雄逐鹿”的态势。
14日,经济导报记者在山东产研院高科技创新园内了解到,卫星AIT(总装、集成、测试)实验室已基本完工,微波暗室、真空罐等模拟太空环境的科研设备均已到位。
“这个实验室相当于汽车的总装厂、试车场。济南具备了100公斤级的小型商业卫星总装、功能测试以及整星试验的能力。之前我们的卫星造好了得出去找实验室,成本高、效率低。有了这个基础设施,除了满足自用,我们可以争取把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资源引过来,承接全国各地的业务。”齐鲁卫星总负责人、山东产研院副院长雷斌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
空天信息产业是构建空间基础设施,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空天领域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前沿新兴产业形态。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表示,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并支持空天信息产业向商业化发展,技术不断突破,低成本、高效率的低轨小卫星成为航天产业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显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广泛的市场价值。
未来服务大显身手
看似距离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的空天产业,已经在服务领域大显身手。山东产研卫星院副院长侯波组建了一个“卫星探漏”团队,用遥感卫星帮助上海等多个城市的自来水管网“探漏”。雷达卫星通过分析土壤含水率、含氯消毒剂等信号,查找地下供水管网的漏点,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减少维护成本和资源浪费。城市供水管网卫星探漏服务成为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利器。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让银行想对用于海外建设项目的贷款进行贷后管控变得极为困难。这个痛点,也可以靠卫星来解决。据介绍,齐鲁一号、四号卫星升空后,山东产研院先后观测了全球数十个大型基建项目,研判是否开工,评估建设进度,为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银行贷后项目风险监测和评估。在特殊时期,卫星成为银行掌握项目进度最安全、最可靠的选择。
2021年以来,山东产研院还为咨询机构提供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储量及相关指标的高阶数据。以原油为例,通过卫星可以监测全球主要原油储存基地的库存变化,通过关联分析,供咨询机构预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价格走势。
“齐鲁二号、三号卫星预计今年年底前发射。这两颗卫星上天后,就能跟去年已经发射升空齐鲁一号、四号卫星互相通话,协同工作。”雷斌表示,眼下,他正率团队忙于新项目,建设全球第一个农业卫星星座,计划发射40颗卫星。首批8颗卫星今年完成研制,与香港航科集团出资共建。该院还规划布局碳卫星星座。目前,此类卫星全球仅日本、美国、中国各有一颗。山东产研院团队已着手研制首颗试验星,11颗碳卫星组网运行后,作为国家重大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服务于碳收支管理,逐步构建双碳产业链,同时在全球碳排放的监测中争取话语权。此外,黄河卫星星座规划4颗卫星,先期研制并发射2颗超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智慧黄河”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