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三年来,山东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担当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着力建立健全推进黄河战略政策体系,凝聚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强化机制创新,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突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构建“省负总责、市县落实”高效推进机制。实施黄河战略专项监督,开展黄河战略专项巡视,将各市和省有关部门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强化规划引领。出台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省黄河规划及省“十四五”实施方案,配套编制生态环保、水利建设等9个专项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拟实施的101项重点任务、55项重大标志性工程,制定黄河保护治理、支持黄三角农高区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规划政策体系。强化项目支撑。建立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细分生态保护修复、污染综合治理、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产业高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6大类别,分年度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集中实施350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280亿元。强化协调联动。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专家协同创新协作联盟,举办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黄河论坛等重大活动,主动与沿黄8省区会商确立7个领域重点合作事项,目前鲁豫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陇电入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60余项已取得重要进展。
坚持综合防治、“四水四定”,着力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强力推进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编制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全面建成黄河河道标准化堤防,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和128条中小河道防洪治理、242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了汛期人员安全、堤坝稳固、水不漫滩。二是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坚定不移把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累计投资371亿元,建成外迁社区、村台社区55个,新建护城堤33.9公里,改造提升旧村台99个、临时撤离道路473公里,圆了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研究制定进一步巩固滩区迁建成果的后续扶持政策,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三是深度节水控水。完成沿黄9市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开工建设4处大型和10处中型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制定涵盖174个行业类别的1045个用水定额,万元GDP用水量比2019年下降4.4%,用水效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着力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突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2019年以来累计向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5.1亿立方米,年产原油近30万吨的300处油井全部退出。鸟类由1992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积极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方案确定的8项任务顺利完成。突出沿黄重点区域生态治理。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土地整治1834公顷,修复破损山体91.8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8.7万公顷;南四湖湿地种植水生植物1000亩,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沿黄地区生态功能全面提升。突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开展黄河流域大气污染防治,今年上半年沿黄9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83、同比改善8.3%,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8.1%、同比改善5.3%。实施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和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两清零、一提标”行动,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和入河排污口整治,今年上半年,黄河干支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2.4%、优于全省平均水平9.9个百分点。
坚持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坚决淘汰落后动能。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能耗、煤耗、产能、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2%,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为新动能成长腾出了宝贵空间。二是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2019年以来,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4万多个。加快推动钢铁、石化、铝业等七大高耗能行业整合提升,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高端铝业基地、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支撑强劲。三是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集中布局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年年均增长10%,“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3.6个百分点,沿黄9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9000家,比2019年翻了一番。
坚持全域融合、塑强优势,着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化“一群两心三圈”发展格局。编制出台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和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设立四个省级新区,加快打造区域融合的战略支点。增强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实施济青联动三年行动计划,济南起步区获批落地、成形起势,济青引领辐射能力加快提升。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创新“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监管模式,在黄河流域布局建设内陆港30个,沿黄地区出口货物境内段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
坚持保护传承、交流互鉴,着力谱写黄河文化山东篇章。一是加强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黄河非遗保护行动计划,建设鲁国故城、大汶口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曲阜三孔、泰山建筑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成效明显。二是加快黄河文化旅游体系建设。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发起成立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城市共同体、黄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联盟,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三是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连续举办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涌现出《黄河入海》《黄河坝上故人归》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下一步,山东将坚决扛起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政治责任,抢抓机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建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