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制造业是经济大省山东的根基,是托起全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盘”。8月底,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上,“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济南宣言”掷地有声,5个新材料新制造方面的重磅项目签约,其中,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滨州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三方签订纺织新材料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位列其中。
制造业大市邹平,既是滨州的亮眼县域名片,还是山东装备制造业的“地标”。近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进邹平,跟随“聚焦九大工程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献礼二十大”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的脚步,实地感受邹平制造业的“含新量”。
智“芯”填补行业空白
“双碳”之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一路驰骋。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今年1-7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4351万千瓦,同比增长26.7%;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773万千瓦,同比增加1979万千瓦。
光伏行业产业链条上,硅矿石、硅料原料端行情走高,中游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等价格上涨,下游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稳增。在邹平,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山东省重大产业项目——年产32万吨光伏发电系统铝合金材料项目,将有望直接降低光伏行业成本。
邹平铝产业的资源优势,吸引了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生产制造商——礼德集团与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的这次合作,三方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礼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副总石胜利介绍,“我们是行业内首家打通铝加工上下游全产业链的企业(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棒-挤压-阳极氧化-深加工)。”
(山东礼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一角)
采访获悉,目前全球前5名的光伏组件厂,有4个是礼德集团的下游客户。礼德新能源依托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在铝水铝棒资源、电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制造成本较同行业下降15%-20%。
项目总投资达20.28亿元,已完成投资6.08亿元,设备包含48条挤压线、4条立式氧化线、80套全自动边框深加工线、整厂全自动物流体系,可年产太阳能边框长尺型材32万吨,成品边框1.2亿套,全年供货量换算达50兆瓦。
“‘十四五’期间,原材料绿色铝占比来看,2022年为50%,到2025年达到100%。”石胜利说,不同于目前光伏组件传统的生产方式,项目加载智“芯”,走一条绿色低碳路,通过推行“园区绿色化、设备智能化、产品升级化、物流自动化、信息管理化的绿色智造管理理念,将发展成为太阳能边框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填补行业空白。
纺织工厂“绿”行未来
全国纺织看山东。全国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百强中,魏桥纺织等23家山东企业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可以说,邹平的一根纺线,牵动着山东乃至全国纺织产业的矩阵。
今天,邹平的这一根纺线,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使命。比如,一台印染机器像“喷墨式打印机”一样,高精准喷头在白色的布上穿梭,客户个性化定制的花色就牢牢地印在了布匹上。山东魏桥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长友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这是绿色智能印染升级技术,这台数码印刷机目前处于行业比较领先的地位。”如果按一天连续工作8小时计算,传统印染机一天所排废水量为8-9吨,而数码印花机所排废水量仅1吨,且经过智能化处理,数码印花机的热效应可以降低50%的废气排放量。
(魏桥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他介绍,公司淘汰了部分落后设备,增加部分智能高效设备,提升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环保绿色水平,配合魏桥集团,打造绿色智能化纺织生产基地。
魏桥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是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依托集团公司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的优势,主要以生产棉、涤棉、麻、麻棉、竹纤维、天丝、莫代尔等品种的染色、漂白、印花等中高档家纺面料,纱线生产、织布、印染全过程无一外包,全部自行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在产业转移、疫情持续等因素影响下,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加,摆在纺织企业面前的,是“质”变。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企业必须主动调整,走一条绿色低碳之路。”任长友介绍,绿色智能印染工厂升级改造投入25000万元,其中,设备及技术投资20000万元,基建4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今年8月,魏桥特宽幅绿色智能印染项目首条生产线实现贯通试生产,9月份正式投产,今年年底将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高档印染面料8000万米、高档印花面料3000万米生产规模。
行业来看,宽幅家纺印染面料走俏国际市场,高支高密纯棉、涤棉大提花和小提花等特种整理产品,如阻燃装饰布、卫生整理布、高档床上用布等,在海外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内市场上,家纺产品中重要的高档印染面料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开发生产高档印花面料,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品质生活所需。
改造后的魏桥特宽幅绿色智能印染项目,对所有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进行数据在线采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对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生产订单、生产质量、生产消耗、成本及生产设备的在线检测控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指导生产,引导决策,打通生产上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真正实现平台操作,无纸化生产办公,实现科技赋能。
盘活闲置土地
赋能新兴产业
工业大市腾笼换鸟过程中,停产、半停产的的闲置土地、厂房,是沉淀的资源,把这些资源盘活成资产,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大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也给新项目的招商引资开辟了一条落地的绿色通道。
9月13日-14日,2022年邹平市招商引资工作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动员全市上下抓紧抓牢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工作生命线,全员上阵,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这次会议上,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参加会议并讲话,并为企业家招商顾问及招商大使颁发聘书。
根据部署,邹平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要做到两条腿走路。“第一是做优存量,就是服务好企业发展,靠经营和投资把企业做大,靠创新把企业做强,靠文化把企业做久;第二是扩大增量,关键就是招商引资,这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产业转型的主抓手、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吕明涛强调。
你或许想象不到,曾经的钢铁闲置厂区会变身成一家生物药企。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是邹平经开区通过“腾笼换鸟”“二次开发”,使存量土地集约利用的代表。在邹平,这样的扩增量项目越来越多,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阵地。
“用时一年半,项目创造了生物医药企业落地的‘邹平速度’。”邹平经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欣介绍。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建成,年产值达2000万元,计划到2025年这一医药产业园全部达产,将形成研—试—产—销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届时,五个甲类生产厂房和两栋丙类厂房将全部启用,一年产能计划生产原料药达520吨左右,制剂药3000万瓶的注射液与15亿粒的胶囊、片剂,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王力欣说,龙辰药业项目是医药产业园于2020年12月招商引资的项目,目前已经有一条生产线投产,企业生产的硫辛酸原料药月产能达到15吨,预计达产后年产能可达500吨,预计产值超过1.5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园一角 初磊 摄)
从邹平经开区获悉,为帮助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入,缩短企业建设投产周期,邹平经开区聘请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经开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编制。
从邹平市政府获悉,该市聚焦聚力主导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今年1-7月份,新签约立项项目29个,计划投资总额115.5亿元;预计完成到位市外资金95.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70.5%。
绿色动脉
让“家门口”变“出海口”
邹平地处济南、淄博和滨州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但不可否认,新旧动能转换以来,邹平一直承压降低“两高”行业占比,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突破。绿色低碳交通方式,是发力点之一。
位于邹平和淄博周村境内,一条总投资额61.8亿元的货运铁路专线,自胶济铁路淄博市周村站接轨,在邹平市长山镇设物流园区,线路长度28.22公里,货物到发量近期为3150万吨、远期为3670万吨,总投资约62亿元,是邹平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类项目。
今年6月28日,这条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又一经济动脉,标志着滨州市调整运输结构、实施绿色低碳交通、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迈出坚实一步。
据悉,这条货运线,直接为客户提供铁路到发、公路配送、仓储接卸等物流服务;打造大宗商品贸易集采分销产业园区,推进贸易介入,实现以流促贸、物贸联动的双轮驱动模式;打造港口服务功能的内陆港区,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口岸功能,让企业享受到通关的便利,让“家门口”变成“出海口”。
初步测算,这条货运线每年可减少全域汽运废气排放400万吨、减少全域碳排放近200万吨,有效降低邹平及周边城市交通压力和扬尘污染,为区域产业腾出空间。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山东开始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以更大力度优化调整低效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力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邹平,钢铁、铝业等传统行业企业狠抓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纺织服装产业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无废园区”“无废工厂”等生产制造向“绿”而行,初步形成了建设制造业强市的优势产业生态,“先进制造业强市”策马扬鞭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