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经济导报记者从1月31日举行的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山东要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多措并举激活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过去一年,山东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住房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介绍,2022年全省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1.28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占全国11.4%;制定实施“保交楼稳民生”若干措施,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积极申报国家专项借款,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首批216个项目全部复工、交楼15115套,居全国首位;全省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90176套(间)、公租房1005套,发放租赁补贴61405户,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住房公积金缴存额1825亿元,同比增长14.7%,新增缴存职工119.4万人,提取1151亿元。
2023年,山东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国家确定的2个人口净流入大城市和省政府确定的9个城市为重点,落实好土地、金融、税费、价格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拓宽房源筹集渠道,鼓励国有平台购买存量商品住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2023年,全省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3万套(间)。加强公租房建设运营管理,以解决低保、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公租房,扩大租赁补贴发放范围,全省新开工公租房600套,发放保租房补贴1.66万户、公租房补贴2.83万户。充分发挥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保障作用,健全缴存、使用和运行管理机制,扩大受益范围,研究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公积金政策,年内全面实现国家确定的13项公积金业务“跨省通办”,新增缴存1500亿元以上。
同时,聚焦保交楼、防风险,全省各地将进一步管好用好国家专项借款,紧盯资金支付和工程建设进展,确保逾期房屋按计划节点如期交付。山东将以资金使用、项目开工、房屋交付等情况为重点,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在建在售开发项目监管,全面排查梳理风险项目,对新风险项目及时纳入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构建防风险长效机制,严厉查处购房款未进入监管账户、违规提取、抽逃资金等行为,保障开发项目顺利竣工交付,从源头上杜绝“烂尾楼”等新的风险发生。要强化市场监测和分析研判,对出现异常波动的城市及时提醒警示。
此外,今年山东还将出台高品质住宅建设指导性意见,制定《住宅设计标准》,加强对相关工作的规范和指导。逐步提高预售门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健全人房地钱联动新机制,各城市要根据人口变化,加强金融、土地、税收等调控政策协同,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租购同权”,大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开展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曝光开发、中介、租赁、物业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王玉志表示,今后5年,山东将新改造老旧小区150万户、棚户区25万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住房公积金新增缴存9000亿元。
同时,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城市道路5500公里、海绵城市600平方公里,新建改造修复雨水管网5000公里、污水管网3000公里,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70%以上,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化城管完成智慧化升级,全省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
此外,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6%,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