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由于增发国债与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叠加发行,因此在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同时,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正在提升,以为政府债发行创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四季度增加发行的1万亿国债将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同时计入赤字。这是2000年以来我国首次在年内预算调整,在传递财政积极发力信号的同时,也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
其实,今年以来,央行加大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0%,在保持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有力支持经济恢复。
从近期央行操作来看,央行正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25日,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考虑当日105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3950亿元。10月20日以来,央行累计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约2.35万亿元,本周内还将有1.17万亿元逆回购到期。
而我们回顾以往特别国债发行不难发现,历次特别国债发行时点均伴随央行货币政策配合。如1998年,央行通过降准5个百分点释放认购特别国债所需资金;2007年、2017年和2022年,央行从二级市场买入相应规模的特别国债;2020年,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降准、加大逆回购投放量或MLF操作规模的概率有所提升。
降准不仅是稳增长工具,也是流动性调节工具。在当前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超预期的背景下,降准可在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熨平市场波动。此外,11月、12月MLF到期量合计为1.5万亿,通过降准置换MLF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缓解银行息差压力,为政府债发行创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