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十强”产业是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最新发布的2023《山东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百强企业均有涉及“十强”产业的企业,其中涉及高端化工产业的企业最多,有10家;其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各9家。
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吕兆毅认为,山东的基础产业、重化工业实力本身就很强,而百强企业又在现代海洋、新能源等世界领先的产业领域发力,尤其是在2022年的特殊形势之下,还能达成如此成就,非常振奋人心。他认为,这预示着,无论是当下的2023年还是未来的2024年,山东经济必然会持续向好,百强企业也会越做越强。
第三家“万亿级”企业呼之欲出
《报告》显示,2023山东企业100强(下称“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继续呈现扩张态势,从营收规模分布看,超过1000亿的企业共18家,较上年增加5家,贡献了百强企业营收的“半壁江山”。
资产方面,百强企业继续保持增长且增速加快,合计资产总额104105.0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9.48%,资产增速较上年提高3.68个百分点。
其中,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资产13315.95亿元、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资产13225.46亿元。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资产也接近万亿,达到9511.23亿元,比上年增加26.58%。
其他方面,百强企业中资产负债率低于40%的共18家,与去年持平,七成上榜企业资产负债率在40%-80%区间;共计纳税3624.76亿元,同比增长20.88%,平均税额为36.61亿元,纳税额超过100亿元的头部企业共9家。
略有些遗憾的是,2023百强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72.73亿元,较2022百强企业的3850.78亿元下降了12.41%,是近三年来的首次下降。利润总额超过百亿的头部企业共7家,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5%;雇员规模共184.65万人,较2022百强企业的193.52万人减少8.87万人,这也是该数据近年来的首次下降。
从所属行业来看,百强企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共有70家企业上榜,服务业企业19家,建筑业企业和采矿业企业分别为7家和4家。制造业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员工人数等主要指标上“一马当先”,服务业企业则在资产总额指标上“拔得头筹”。
吕兆毅认为,上榜的百强企业规模较大,符合山东“大象经济”的特点,在2022年的特殊形势下,能够取得营收、资产等多项指标增长的成绩非常不易。
“‘大象经济’绝不是笨重、落后的代名词。”吕兆毅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曾与南方省份的一些专家进行过交流,对方很羡慕山东拥有大批优质的大型企业,“尤其是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必须是上规模的企业才能搞起来。”
过半有海外营收 百强企业更进取
《山东省“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发布一年多来,“十强产业”理念深入人心,更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全部百强上榜企业均积极向“十强产业”靠拢,其中业务涉及高端化工产业的就有10家,其次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各9家。
除了向“十强产业”积极靠拢,山东企业还向海外拓展,尤其是百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尤为活跃:有半数百强企业在海外有营业收入,共计创造海外营收9546.94亿元,同比增长19.83%,其中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海外营收规模达到2243.68亿元;有43家企业在海外持有资产,共计7613.14亿元,同比增长13.44%,其中海尔集团公司海外资产规模达1532.7亿元;有40家企业在海外拥有雇员,合计18.45万人,同比增长2.93%,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员工达到4.11万名。
创新是企业积极进取的主要方向。百强企业整体研发规模超过1358.73亿元,同比增长13.75%;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的企业有2家,分别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187.99亿元)、海尔集团公司(106.10亿元);百强企业中,研发投入超过10亿的企业共35家,较上年增加2家。
百强企业共拥有专利超16.9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数量占到总数的36.05%,较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专利数量超过1万件的企业共4家,累计拥有专利数量近1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1万件,占比40%以上。
有了研发的投入和成果,山东企业开始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百强企业中有80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共有4350项国家级行业标准及232项国际行业标准,其中超百项的企业有10家,累计制定行业标准3037项。
吕兆毅还提到,虽然山东企业积极向海外拓展,目前山东的外贸人才、外语团队以及对外电商的直播仍是短板。“我曾与一些企业尤其是已涉足直播带货领域的企业交流过,建议他们试水对外直播业务,面向境外目标客户直播。但无奈的是,目前外语人才非常紧俏,亟待培养。”他认为,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大背景下,企业不能忽视“外循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在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共74家,贡献了51%的资产总额、80%的营业收入和78%的利润总额,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针对山东经济制造业强的特点,《山东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专门辟出章节,撰写了《2023山东工业企业100强分析》(下称《分析》),对山东的制造业深入分析。
《分析》称,2023山东工业企业100强(下称“工业百强企业”)营收继续呈现扩张态势,总体规模达68509.9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6.34%。营收前三依然是山能、魏桥、海尔;营收超千亿的头部企业共15家,累计实现营收34407.75亿元,同比增长12.11%。
令人欣慰的是,工业百强企业的雇员规模共161.87万人,增幅“跑赢大盘(即高于百强企业数据)”还出现了0.72%的增长。上榜企业中63%的规模在1000-10000人,累计创造就业岗位31.58万个,较上年同期增长1.42%。
与此同时,工业百强企业营收实现了10.43%的增幅(百强企业为7.71%),税收增长19.86%(百强企业为17.21%),均“跑赢大盘”。
《分析》认为,近年来山东经济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整体盈利走弱的情况下,工业运行依然承压向好、创新研发投入加大、海外业务加快发展,原因在于山东省持续加大宏观调节力度,不断创新政策供给,先后发布多批次“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培育壮大有效需求,为企业应对严峻的外部挑战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