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石宪亮
因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近期递交了撤回上市申请,12月22日,上交所决定终止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的科创板IPO进程。
报告期亏损越来越多,公司预计2025年扭亏为盈
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的上市申请在2022年11月18日被正式受理,12月14日收到首次上市问询。今年3月23日,蜂巢能源给出了回复,并在6月30日更新了2022年年报的财务数据。
据蜂巢能源最新版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蜂巢能源的营收分别是9.292亿元、17.365亿元、44.737亿元和99.704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64%、0.89%、3.23%及4.5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及-22.56亿元。该公司营业收入呈迅速增长趋势,但尚未实现盈利,4年累计亏损44.365亿元。
公司在首轮回复中表示,“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因素造成”。
公用预测:“结合2023年以来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在相关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公司预计在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
与长城汽车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蜂巢能源的客户涵盖诸多国内外主流整车企业。在国产汽车品牌客户开拓方面,公司与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此外,该公司还与PSA(Stellantis集团)等知名国际汽车厂商开展业务合作。
其中吉利汽车、岚图汽车、合众汽车、五菱汽车等多个项目的定点是在2023年以来新开拓的。
申报稿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关联方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主要为向长城汽车销售动力电池相关产品,使得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保定瑞茂直接持有蜂巢能源公司39.4%的股份,拥有该公司76.47%的表决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通过保定瑞茂、长城控股合计控制公司40.26%股权,合计控制公司76.81%表决权,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长城汽车一直是蜂巢能源的最大客户。2020年至2022年,蜂巢向长城汽车及下属公司销售动力电池相关产品实现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68%、86.37%、39.98%。
此前有报道称,长城汽车正考虑出售拥有的蜂巢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并且已与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潜在买家进行了初步谈判。
在9月25日的蜂巢能源第二届媒体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CEO杨红新对此予以否认,表示:“长城汽车不是我们的股东,长城控股是我们的股东,长城控股现在占了我们40%的股份,目前没有任何出让股权的计划。”
天眼查APP显示,蜂巢能源的第一大股东是保定市瑞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5.4561%,保定瑞茂由长城控股100%持股。
可能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
蜂巢能源招股书显示,他们原计划募集资金150亿元,分别用于常州、湖州、遂宁的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以及蜂巢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无锡)、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二代”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短刀”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新型电池开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在蜂巢能源上市前,先进制造基金、京津冀基金、碧桂园创投、中银基金、讯奇科技、深创投基金分别持有其6.01%、4.81%、4.49%、2.6%、2.17%、2.15%的股份。
对于本次终止IPO,蜂巢能源表示,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公司以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蜂巢能源表面上看似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但公司何时能盈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公司拟在科创板募集资金的数量巨大,再加上大量的关联交易风险,上市对二级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形成较大压力。公司本次主动撤回IPO申请,客观上对二级市场是较大的利好,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