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全国各地慢慢生根萌芽。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一周年之际,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山东冰雪产业相关企业、冰雪体育场馆以及俱乐部等机构,切实感受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正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冷项目”成为“热时尚”
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参与者和爱好者走上冰雪,冰雪“冷项目”逐渐成为“热时尚”。
2月3日,临沂市“第三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暨“首届市民冰雪节”开幕式在临沂茶山滑雪场举行,运动会设置的单板滑雪、双板滑雪、趣味滑雪等雪上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赛。
“这是我的第一个雪季,也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正规的冰雪比赛,我感到非常幸运。”在比赛现场,滑完单板滑雪预赛的参赛选手陈东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热爱并坚持冰雪运动,也希望能带动更多朋友参与到冰雪项目中。
目前,山东各地积极打造冰雪运动胜地。烟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其降雪量比肩我国东北地区。烟台市福山区从2019年开始,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目前已经有2万多名小学生在家门口体验到了冰上运动的乐趣。”福山区教育和体育局体育管理科科长林文涛介绍说,如果孩子对冰球等项目产生兴趣并通过自身努力进入校队,还可以享受到政府资金支持、减免部分训练费用,这也是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一项举措。
2月5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南部领秀城贵和综合体中的世纪星冰场,经济导报记者看到,来滑冰的不仅有两三岁的孩童,还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加上春节假期叠加寒假,冰场出现了“人从众”的现象。
“3岁-12岁的孩子曾是我们冰场的‘主力’,但北京冬奥会后,更多家长甚至老年人来尝试享受冰上乐趣。”世纪星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冰雪运动的热潮不断延续和扩大,很多来商场的市民也被冰雪氛围所感染,会长时间驻足观看或者干脆来体验一把。
冰雪产业绽放“智造”之花
2月4日,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携手济南融创文旅城,联合举办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活动。活动现场,国内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雪蜡车精彩亮相,民众可近距离体验冬奥战车,感受冰雪“黑科技”。
据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雪蜡车是山东省体育产业集团的“一号工程”,集团携手山东多家单位,历时325天,攻坚克难,“智造”出国内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雪蜡车,实现了“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的目标,展现了山东“智造”的“硬核”实力,一举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作为冬季少雪的北方省份,山东缺乏发展冰雪旅游的“先天优势”,但却拥有着大到雪蜡车、洗冰车厂、造雪机,小到冰雪运动服饰、滑雪镜等与冰雪相关的产业。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山东冰雪相关企业共有1060余家,数量全国居首。
绽放“智造”之光,从初级市场到逐步走向成熟产业,山东冰雪运动产业制造蕴藏的巨大潜力。济宁市嘉祥县被誉为“中国手套名城”,这里的手套并非普通手套,而是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运动型专业手套。目前,嘉祥县的滑雪手套产销量居全国之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在威海丹昇冰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的越野滑雪训练模拟机、带有冷却风筒的造雪机实现技术突破并申请专利,特别是新型造雪机打破了0℃以下的造雪温度限制,将造雪温度拓展到0-20℃,可用于滑雪场,也可用于滑冰场。
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我国将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消费潜力的冰雪市场之一,这为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红利”空间。
“目前,除了大型机械设备,在雪板、雪鞋以及滑雪服装等领域,国外品牌已经抢占了中高端市场,国内雪场、冰场器材仍然主要依靠国外品牌。”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卞志良认为,破解冰雪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他认为,冰雪产业制造企业应找准科技创新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冰雪装备制造国产化,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以高性价比、高质量产品抓住国内市场、抢占国外市场。
“乘东风”快速转型
“乘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以及之前省运会的强大东风,山东在冬季项目机构建设、场馆设施建设、队伍建设、项目梯队推进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扩大省内冬季项目规模。”山东省体育局冬运办主任高岩介绍,事实证明,山东健儿适合冰雪项目,山东夏季体育项目很多成熟、先进的经验都可以直接运用、嫁接到冬季项目上来,实现体系化建设。
《2022中国冰雪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底,全国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4.56%。
不过,冰雪运动从一项小众运动到真正发展成高质量、群众化的项目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制约冰雪运动进一步普及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对冰雪运动了解不够(64.6%)和冰雪运动价格高(58.3%)等方面。比如,从所需花费看,动辄万元起的装备、节假日两三千元一晚的雪场住宿,每小时千元的高阶教练费用,都让很多热情的入门者“望雪兴叹”。
“目前,制约山东各市冰雪项目开展的最大瓶颈是场馆设施的欠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岩认为,因为投入成本大,山东标准的冰场寥寥无几。如何解决最大瓶颈?高岩认为,山东各市应积极推进“体育+”,让社会力量参与办体育,让更多商业冰场涌现。
除了硬件之外,推动冰雪体育消费也是大势所趋。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表示,传统景区推出冰雪旅游项目实际是一种转型的尝试,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缓解旅游淡季窘境。未来,山东可将冰雪产业的发展融入大休闲、大旅游、大度假中。
在1月份的2023山东省冰雪体育消费季启动仪式中,山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风岩表示,北京冬奥会后,大众对冬奥项目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山东省冰雪体育消费季是助力冰雪项目推广和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下一步山东将通过加强引导社会力量加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冰雪体育产业布局,不断扩大冰雪产品和服务新供给,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推动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