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女,1977年10月出生,滨州市邹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校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她用爱心、用付出托起“折翼天使”,入选122期“山东好人”。
最幸福的老师
在特校,班主任工作是最忙碌的了。25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小静有21年担任班主任。由于来自全县的不同乡镇,离家远,学校实行寄宿制,孩子们一待就是两周。这对于学生而言,免不了想家。班里有一个叫小慧的孩子,年龄小,不肯吃饭,只是哭,比划着说要回家。王小静除了陪她外,还要一勺一勺地喂她吃饭,直到几个月以后,她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才主动去吃饭。每天晚上休息时,她会帮每一个孩子洗好小脚,哄着他们直到入睡才离去。
课堂上,由于孩子们听不见,她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们发音——让孩子们把手抵在她的喉节上,通过声带的振动,夸张的口型变化让孩子们区别每个音,一遍一遍、反反复复。有时候遇到难发的音,王小静的喉咙都哑了,孩子们却还是学不会。她曾经灰心失望过,但每每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她时那期盼的眼神,她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对得起孩子和家长。她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没有白费,当家长接孩子听到孩子喊“爸爸妈妈”时,王小静看到了家长眼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更可喜的是,聋哑孩子小慧的妈妈(也是一个聋哑人)竟专程到学校表示感谢。
学生的“好妈妈”
王小静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妈妈”。2013年,她接了一个智力有缺陷的班级,孩子们的吃喝拉撒都需要老师照顾,她又成了孩子们的“保姆”。祥泽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吃饭挑食,速度又慢,她和生活组老师一起喂孩子吃饭,晚上还多次起来给孩子盖被子;鑫格总是拉裤子、尿裤子,这时王小静要先放下手上的工作,领着孩子换洗裤子、给孩子洗澡……这就是她的工作。这群孩子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听到了孩子们叫她“妈妈”,这就是她最大的欣慰!
用爱心温暖每一名特殊孩子
语文课堂上,她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对每一名孩子实施个别化和缺陷补偿教育,依据孩子学期初的评估结果,个训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2019年12月,邹平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邹平特校成立了,这给需要康复训练的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希望。王小静辅导的小睿是一名自闭症儿童,整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和老师交流,她运用多感官室内电光声设施对其进行视觉训练,同时对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找到孩子的强化物,有的放矢地实施辅导。在王小静和其他几名老师的努力下,小睿有变化了,有了一定的和人交流意识,高兴时能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了,平衡能力增强了,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了,能说出简单的重叠性的话语了,孩子家长也竖起大拇指称赞康复效果很满意!
王小静尽心尽责地坚守在工作岗位,用爱心托起了这群“折翼天使”,相信孩子们会“飞”得更高更远!(李宣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