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4月3日,山东省“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在济南启动。会上,发布了《山东省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2023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今年山东将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促成企业间达成合作意向1000项以上,覆盖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助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根据《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上下游配套合作,山东今年将扶持打造一批强链补链稳链合作示范项目,培育开发一批融链固链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提升一批卡位入链优质企业,总结凝练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全年开展省级重点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20场以上,组织重点产业链省外对接活动5场以上,举办市级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50场以上,促成企业间达成合作意向1000项以上,覆盖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
在此过程中,山东将做好“345”三篇文章:挖掘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链风险节点,梳理大企业配套需求清单、中小企业合作意向清单和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三张清单”,提升融链固链行动针对性;举办国家、省、市、县“四级”对接活动;用好“五类”融链固链对接资源。
据透露,今年山东将进一步强化省域合作交流,组织省内产业链企业对标学习省外示范典型,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和企业间协同配套,深化产业集群内部生产与服务渠道共通互融,引导高校院所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银行信贷、基金投资、担保保险、上市培育、产融合作等协同效应,并推进协会有效开展供需对接、双招双引、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活动。
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省市县一体化推动实施补链强链项目343个,举办“链主”与“专精特新”企业对接活动114场,达成银行授信及供应链金融合作86项,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为89家企业累计提供授信32.92亿元。在全国首场“百场万企”融通创新对接大会上,融链固链“山东模式”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