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出游热潮,面对期待已久的春暖花开,游客们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文旅业提前进入流量热度和市场消费的“夏天”。“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数超过2亿4千万人次,争相感受“诗和远方”的魅力。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文旅厅获悉,山东文旅消费供需两旺,旅游市场持续强劲势头,市场秩序安全平稳、繁荣有序。据统计调查,5月1日山东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15.5万人次,同比增长466.5%,实现门票收入10157.2万元,同比增长832.5%。
热门景区游览必须“早下手”
走进大宋不夜城,景区内各大街巷都是人头攒动,各种行为艺术表演围满了游客。水上鱼火锅、烧烤广场等“五一”新开业的美食业态一桌难求。
近年来,山东省东平县结合当地文旅资源大力发展夜间旅游业,打造了大宋不夜城、星空露营区、东平湖夜景等夜间旅游景点,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对繁荣夜经济、拉动消费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经济导报记者在“五一”假期中走访了济南大明湖、千佛山、济南市动物园等多个景区,出行游客众多,多元消费火爆。其实“五一”前夕,山东热门旅游城市和景区已经人流如潮。尤其是山东省内多个“火出圈”的网红景区和打卡地围满了游客。
“本以为‘五一’前过来可以和游客大潮错开,没想到节假日的盛况提前出现了。我们这次来山东的高铁票也是‘拼手速’提前抢到的。”从江苏来山东的游客李茹萍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次来山东早就做好了攻略,幸好自己“下手早”,付款后10分钟,来山东的热门线路高铁票已经售罄。
今年“五一”,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复苏态势强劲。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文旅厅了解到,这个“五一”假期不仅旅游需求井喷,文旅融合产品更是受追捧。据介绍,山东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成为游客“新宠”,“主客共享”成为文旅融合新趋势。山东博物馆推出“山东龙穿越白垩纪”等多种主题展览,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和学生,日接待量达到10万人左右,为此从5月1号开始至3号,下午展览时间延长一小时。淄博“文化馆奇妙游”,以小剧场、非遗展厅、书画展厅、多媒体教室为主要场地,开展非遗体验、文化讲座等常态化非遗展示、书画展览。青岛莱西在“福顺德”故楼开展木偶戏、吕剧选唱、莱夷古乐弹奏等演艺活动,首届汉服文化节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为期3天的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进入尾声,吸引了全国各地近10万名游客、乐迷,各区(县)各类音乐节及嘉年华活动顺势推出,为城市掀起音乐“巨浪”。台儿庄古城“五一”期间,全城换装,集体穿越,全新升级,打造国风旅游目的地。在这座城里,传统与时尚并行,男女老幼共享国风魅力。
假日经济火爆促销费
经济导报记者综合假期前三天数据情况分析,山东假日旅游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距离和时间看,今年的“五一”假期已从前几年的短途近郊游转变为省外长途多日游与省内多城市二三日游“并驾齐驱”。各地酒店、民宿入住率大幅提高,且留宿时间大幅延长。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持续客流高峰。从客源构成上看,江苏、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市)自驾游客随处可见。受益于全省旅游市场推广的动手早、频次高、政策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团队大幅增加。省内游客仍以家庭自驾游为主。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超过2.4亿人次出游,将恢复到2019年的104%,国内旅游订单创5年来最高,国内热门城市“五一”机票提前预订量远超2019年同期,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已达2022年同期9倍以上。
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越发多元化,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和喜好,品质、体验、创新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关注。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中国房车市场迎来一波“旋风式”增长,此次来鲁的游客有不少是自驾或者组团房车出行,而且针对亲子游、年轻群体,一顶顶露营的帐篷撑起了假期的仪式感,让露营游火爆。
“有了人气,消费才会往,继而搅动经济的‘一池活水’。文旅产业有着丰富的消费场景,可以从出游人数、高涨的消费热情中‘窥’得不断提振的消费信心,这也在另一方面折射出文旅产业反弹的澎湃活力。”山东儒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轶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假日经济就是“一扇窗”,折射的是中国经济新气象。
面对假日经济的火爆,景区在提升服务和接待能力方面,也迎来大考。如何给广大游客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更考验着市场从业者和管理者的智慧。
“近几年,文旅市场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比如过去人们出去看山、看河、看风景,但现在许多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场所和博物馆或沉浸式表演非常积极。对此,景区和文旅项目要瞄准消费者需求,提供丰富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高品质的服务。”山东省启明星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子田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好客山东”应积极利用人们释放消费热情的窗口期,完善假日经济结构,在体验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