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石宪亮
上交所上市委将于5月9日审议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必驰”)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净资产0.77亿元,拟募资10.33亿元
思必驰目前股本为3.6亿股。截至2023年3月底,该公司总资产为5.67亿元,总负债为4.9亿元,净资产为0.767亿元。
本次拟发行4001万股,拟募集资金10.33亿元。可以看出,本次募集资金约是公司总资产的2倍,是净资产的13.5倍。
拟招股书显示,思必驰是一家提供人机对话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司围绕“云+芯”进行布局,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实现普适的智能人机信息交互。
直接竞争对手科大讯飞已盈利多年
在A股上市公司中,科大讯飞(002230)与思必驰的业务最为相似,而且二者也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拟招股书显示,根据IDC报告,思必驰自2021年起,在中国语音语义市场份额排名保持第四。其中,2021年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约为3%,科大讯飞(占比11%)、阿里(占比 7%)、百度(占比6%)占据了行业前三位,其中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凭借自身用户流量抢占市场份额,市场参与者众多,但不同服务商布局多样化,呈现差异化竞争;根据亿欧智库的报告显示,科大讯飞和思必驰都在金融、教育、医 疗、政务、家居、车载领域进行了布局,未来如果行业头部其他竞争对手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或采用竞争策略进入公司的既有优势市场,将对公司未来收入增长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导致公司的收入增长率或产品毛利率下降。
从财报看,作为智能语音的龙头老大,科大讯飞2018年至2022年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净利润分别为5.42亿元、8.19亿元、13.64亿元、15.56亿元、5.6亿元,可以看出,科大讯飞2019至2021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收获了较多的市场红利。
思必驰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被上交所两次问询
而思必驰从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至2022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37亿元、3.07亿元和4.2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98亿元和-2.64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6.73亿元。
思必驰在拟招股书中及首轮问询回复中测算,公司预计未来5年营业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以及对未来业务的谨慎预测,预计未来2022年-2026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4.52亿元、7.25亿元、11.50亿元、16.90亿元和24.51亿元,2021-2026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1.46%, 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60.56%。基于公司测算,公司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为2026年。
公司预计综合毛利率在未来3年内将有所下降,原因是硬件产品的占比提升,预计2026年公司综合毛利率约为35%-45%左右。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瞻及盈利预测,上交所在第二轮、第三轮问询中都进行了详细问询,足以说明上交所对该问题的重视。
无生产人员,研发费用是否虚列?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发费用构成。2020至2022年,思必驰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4亿元、2.87亿元、3.1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26%、93.25%和 74.04%。
如果只看这些数据,让外界感觉公司的研发投入非常高,但细看公司的研发费用构成,就会发现研发费用里面的“干货”不多。以2022年度为例,该年度研发费用中,57.77%是职工的薪酬,9.75%是股份支付的费用,11.65%是委托第三方开发的服务费,11.35%是购买设备的折旧与摊销,4.96%是购买云计算及IDC的服务费,0.82%是缴纳的房租及物业费,1%是缴纳的知识产权费用,0.58%是差旅费,0.31%为其他,只有1.82%的费用用于购买直接材料。
从公司的员工分类来看,2022年底,公司共有902人,其中研发人员663人,销售人员117人,管理及行政人员122人,无任何生产人员。
作为一家年销售收入超4亿元的拟上市公司,按正常商业逻辑,思必驰应该有生产人员或者劳动服务人员。但奇怪的是,公司并没有任何生产人员。在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公司的“云+芯”产品又是怎么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