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师范大学电影专业研究生集体观看了正在热映的红色电影《望道》。影片用较长的篇幅展现了陈望道最为卓著的历史贡献——翻译《共产党宣言》,另外还集中表现了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44年陈望道募资创办新闻馆,病重垂危之际受到周恩来的帮助,1942年前往江津石墙院探访病中的陈独秀等情节,寥寥数笔勾画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伟轮廓,片段式地讲述了早期革命者陈望道的传奇人生。
翻译《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影片最为重要的段落。陈独秀、李大钊在读过英译本《共产党宣言》后,都认为应当尽快将此书译成中文,广为流传。但翻译此书颇有难度,正如影片中陈望道所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战斗檄文”,要求译者不仅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有相当高的中文修养。此时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归来,接下了这一重要任务,1920年2月下旬,陈望道秘密回到老家分水塘,在20天期限内完成了翻译工作,最终汉译本《共产党宣言》得以刊印发行。于细微处见宏大,陈望道一介书生,却敢做那燎原之火的星星之士,破屋桌上的一沓手稿,竟成了后代革命者款款追随的赤子初心,“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枷锁,而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有了“宣言”的指引,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才真正走上了救国救民的沧桑正道。
政治理性和世俗感性的巧妙糅合是本片一大亮点。波诡云谲,暗流涌动的社会中,早期革命者同样也置身于世俗生活,他们的人生除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还有爱情、亲情、友情,他们超凡的灵魂散发着神性的光芒,而在生活中,他们依然是饮食男女,神性与人性兼备的人物才立得住,才更真实。陈望道与蔡慕晖相爱,蔡慕晖将一缕秀发藏于书中送给陈望道,并在车窗玻璃上写下“P19”以作提示,这一情节充分表现出当时知识分子的恋爱状态;杨阿龙正在被行刑,反动派军警提出,只要退党便可将其释放,杨阿龙就可以如愿见到自己刚出世的孩子,最终杨阿龙做出选择,慷慨赴死,反动派以亲情考验政治忠诚,本身就是极端卑鄙的行为,而观众也只能为英雄的抉择扼腕叹息;蔡慕晖为救陈望道,求助于戴季陶,戴季陶以翻译反共文章作为条件,蔡慕晖无法接受,她在雨中无助地哭泣,她深爱着陈望道,但她知道,如果病倒的是自己,陈望道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陈望道探访病中的陈独秀,后者因早年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开除党籍,后又被诬为日本间谍,此时的陈独秀垂垂老矣,仍在教小学生识字,编写识字教本,陈望道眼泛泪光,数十年生死情谊尽在不言中。这样的情节,以温情美妙的生活场景反衬出时代环境的冰冷险恶,以凡人之躯做出超越人性的抉择,昭示了革命意志的顽强,共产主义信念的不可磨灭。
《望道》在人物处理上极具创新,影片不加回避地表现了许多复杂人物,其中施存统、戴季陶最为典型,他们都经历了信仰或曰立场的转变。施存统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而后大革命失败,他失望之下脱离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转变引起陈望道的不满。戴季陶早年追随孙中山,信奉三民主义,同时他和陈望道一样,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戴季陶从日本带回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也是陈望道翻译工作的重要参照。事实上,戴季陶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筹备工作,但由于世界观的不同,戴季陶终于与共产主义分道扬镳,正如影片中戴季陶对陈望道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中共一大召开的三年之后,戴季陶成为国民党右派的旗帜性人物,扬言要把中国共产党人斩尽杀绝,完全成为了反共先锋,影片直观展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行径,共产党人面对血腥残酷的屠杀不退缩、不屈服,将悲壮肃穆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
早期革命者的伟大在于“相信”,纵使面对长枪短刃,纵使横遭千夫所指,他们依旧相信,相信这本曾错印了书名的薄册——《共产党宣言》,陈独秀对陈望道说,“今后这本书我们还要印几千册、几万册、几百万册” ,印刷作坊里灯火昏黄,但先驱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最终,陈望道也如愿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历史证明,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的伟大复兴。 (郭子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