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琼
多年来,惠民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开展造林绿化和产业提升,推动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惠民县高标准连片苗圃和苗木基地保有面积20万亩以上,建有万亩生态林场2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现有黄河三角洲南市场、北市场两个主要苗木交易市场,面积达10万平方米,配货物流公司12家,苗木公司近300家,专业合作社200余家,各类种植业户2万余户,从业人员达10万人。种植品种以白蜡、国槐为主,先后延伸出金叶、红叶、金枝、丛生等十几个亚种,白蜡、国槐两树种的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80%以上,产业的规模成为“孙子故里∙生态惠民”的基础支撑。苗木销售已覆盖京津冀、江苏、上海、新疆等30余个省市、地区。近50多年来,惠民苗木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品培育到链式发展、从田间地头到北上广深,已成为独具惠民特色的兴农富农优势产业。现在,惠民县已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苗木周转站、集散地。
近年来,惠民县以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坚持把苗木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惠民、推动富强滨州建设整体成势的支柱产业、惠民产业、生态产业。惠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立森表示该县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强化林业协同创新。惠民县准确把握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科技需求,找准主攻方向,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有效对接。与山东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签约合作,引进国内外专家60余名,成果转化20余项。与雄安新区、京津行业协会等50余个单位、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打造了惠民苗木转型升级的“精彩板块”。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实施国槐白蜡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有效开展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监测、评价和利用。目前,栽植砧木7000余株,收集国内外各类白蜡、国槐种质277份,着力加快选育优、特、新乡土树种品种,全面提升林草种质资源保护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水平。
规范生产技术标准。坚持技术研发、标准研制、问题解决一体化推进,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变。白蜡苗木品种研究和苗木繁育技术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白蜡育苗技术规程》和《白蜡苗木分级技术》成为全省标准化技术规程,在白蜡育苗、种植等各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
强化示范带动。发挥惠民县“南木北移、北木南迁”天然驯化场的地域优势和传统种植优势,建立“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推动苗木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对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苗木种植大户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精品化苗木基地。
强化融合牵动。围绕服务苗木产业发展,拉伸产业链条,真正把“小苗木”打造成为“大产业”。以皂户李镇、淄角镇等为中心,形成了一大批发展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同时,依托鑫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双河林场农庄休闲区、孙子故里森林公园旅游区、黄河森林景观区等,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森林旅游休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