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建军 通讯员 吴云峰 杨宝勇
无棣县位于渤海湾畔,沿海资源优势明显,广袤的盐碱滩涂地成为当地盐民们生产海盐“营生”的天然禀赋,如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当前,这里的40多万亩盐田迎来了收获期。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盐田中的水分随着风吹日晒不断蒸腾,海水的卤度升高接近“饱和”稀释不了海盐在盐田池底凝结出了雪白的结晶,而此时盐田中独有的一种微生物——盐藻也在悄然生长,将一块块儿的盐田染成了红色,齐鲁大地一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海水进入结晶池,开始呈现淡黄色,随着海水进一步蒸发,产生一种红色的盐藻,它是一种微生物。”山东鲁北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炳磊介绍,只有在高浓度海水中它才能生长,红色颜色越深,证明微生物量越多,卤水浓度越高,原盐产量才能越高,因此红色就是丰收的颜色。

因盐田区位不一,盐池中的海水卤度也不尽相同,部分盐田逐渐达到了收获标准,当前多台海盐采收机械正在盐田里来回穿梭,将海盐推送至吸盐管道完成收储,收获的海盐堆砌如山,绘就出一副初夏独有的丰收画卷。
“今年由于蒸发量好,春产质量也高于去年,大约优级品率能占60%以上。”山东鲁北盐化有限公司制盐二场场长刘宝华说。
据了解,当地的海盐一年可收获两次,分别为春盐和秋盐,采收方式分为机组和管道采收,由于春盐结晶周期长,结晶速率低,形成的海盐结晶体相比秋盐较好,质量偏高。
近年来,无棣县不断加大盐业开发力度,提高机械采收水平,统一规划,科学部署,海盐产量和采收效率稳中有进,预计今年当地春盐将收获120万吨,全年产盐量有望突破200多万吨,创造8亿元的工业产值,惠及1762名盐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