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山东省与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2023港澳山东周活动将于5月29日至6月2日举办。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山东重启在港澳的集中经贸活动,成为展示山东和港澳比较优势的盛会。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迅速崛起与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规划的实施,双方迎来更加激动人心的合作机遇,也将留下地区间交流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融: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对接
作为产业、城乡、区域结构与全国相似度极高的北方大省,山东是读懂中国的“窗口”。从成绩单上看,山东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4万亿元,具有较为突出的比较优势。如从三次产业上看,山东是中国唯一农业总产值超万亿元的省份,也是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版图中占有重要位置,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40余种产品居全国首位。
尤其是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山东在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0家,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将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万家,同时强化10个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聚焦工业母机、芯片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在这方面,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为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纽伦港”,金融服务业是香港经济的主要行业之一。香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0%,从业人员近30万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近年来,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和基金互认等先行先试政策不断推出,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渠道逐步增多。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领下,香港同内地互补优势被进一步放大。数字表明,截至2021年12月底,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北向平均每日成交约1201亿元人民币。
澳门经济规模虽然不大,但外向度较高,是区内税率最低的地区之一,财政金融稳健,具有自由港及独立关税区地位,是亚太区内极具经济活力的一员,也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此次港澳山东周,山东将举办鲁港澳产业合作对接交流会、鲁港金融合作对接会等,相信将展现三地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共赢:抢抓经贸合作机遇
山东和港澳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以香港为例,经过几十年的沉积,截至2023年4月,山东目前港资企业达到5881家,实际使用港资达到804.5亿美元,占山东省利用外资的64.7%。这些企业已经扎根齐鲁共成长,从投资方向看,港企投资也逐渐由房地产、制造业等传统领域转向金融、高新技术等新兴领域。
香港资本市场则一直是山东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以闻名海内外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为例,其所辖的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香港期货交易所(期交所)、伦敦金属交易所分别进行证券、衍生产品、工业用金属交易,IPO募资曾数次问鼎全球第一,是内地企业海外募资的首选平台。
1993年,青岛啤酒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创造一个里程碑,由此拉开了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帷幕。2016年,山东省金融办、香港交易所联合在济南举办“港交所业务推介会”,山东省政府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66家鲁企在港交所上市,融资1105亿元,分别占山东省境外上市公司和融资总数的54%和86%,在香港资本市场构建起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山东板块”。
以鲁企魏桥集团为例,该集团旗下产业主要包括纺织和铝电两大板块,其中纺织板块子公司魏桥纺织和铝电板块关联公司中国宏桥分别于2003年和2011年在香港上市。魏桥集团有关负责人称,香港是个自由贸易港,有着非常便利的融资环境,国际化运作平台让企业不断提升竞争能级。
如今,在山东的澳门投资企业也有数十家,与齐鲁大地共成长。山东也紧抓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在香港、澳门开展投资、承包工程等。
温暖:民生助力彰显深厚情谊
“共享发展,改善民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六项基本原则之一。多年来,鲁港澳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方面交流密切:从“菜篮子”到“药匣子”,从“鲁警”到各行业人才交流,民生助力彰显着三地深厚的情谊。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强省,2022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394亿元,连续24年领跑全国。以滨州市阳信县为例,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牛县”,2019年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阳信,肉牛被屠宰后装入冷链物流车辆,30个小时内肉类制品就会运抵深圳,经中转后送到香港、澳门零售市场。
目前,山东正集成和研发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全产业链“菜篮子”标准体系,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新标准、新设施、新技术,支持自主品牌出口,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熟悉国际规则的龙头企业。
山东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资源丰富,是粤港澳大湾区“塑造健康湾区”的首选合作伙伴。鲁港澳在中医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了双方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亦有助于其走向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后,山东人赴香港从事各类工作的人员也逐渐增多,统计数据显示,以2020年为例,山东向香港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4万人次,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开放:人文交流绽放活力
先秦诸子半出齐鲁,山东地区是儒、墨、兵等多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山东省政府联合香港媒体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人心目中的山东印象符号,排人物系列第一位的是孔子,这一方面印证了香港同胞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足见“文化山东”是山东在港澳地区重要的形象标识。
山东持续推动鲁港澳各领域人文交流合作,十年间,累计来鲁港澳同胞600万人次,山东与港澳地区在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多面向的新格局。鲁台港澳青年交流季、海峡两岸同祭孔、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山东传统文化走进港澳体验交流、港澳千人山东行等一系列品牌交流活动精彩纷呈、广受好评。如2019年举办的同心同根万里行活动中,香港300余名青少年在曲阜、泰安、青岛等地参观研学,对齐鲁文化、儒家文化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此前,香港特区政府还与山东省政府合办了山东青岛海洋科学香港青年实习活动,香港大学生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相关高校、涉海院所顺利完成实习,受到双方一致好评。香港的民间团体也组织香港青年到山东交流考察,帮助青年拓宽视野,了解国情,加深认识内地就业市场。据悉,目前香港学生在鲁求学的有近200人。
时间荏苒,山东与港澳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合作情谊。经过多年的巩固和发展,三地交流合作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相信将同心与共书写更美好的华章。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