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日晚,仅深交所就向上市公司发出348份年报问询函,远超往年水平。超多的年报问询函,其实是值得肯定的正向信号,是全面注册制时代强调信息披露的应有之义,正成为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
注册制改革突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调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完整、全面、可信的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一背景下,交易所向上市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对细节不明的重大事项予以问询、关注,既可以提醒投资者关注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也可以提醒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从问询函内容看,净利润、毛利率、现金流、商誉、应收账款等重点财务指标,高额资产减值、审计意见“非标”、内部控制瑕疵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都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而针对资产减值计提可能涉及“人为”调整业绩的行为,问询函的提问更是犀利、直白。
过往的事实证明,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的真实性、合规性是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最为普通也最为严重的问题。问询函对细节的关注,“刨根问底”式的问询,甚至针对问询函回复的“二次问询”,也让上市公司感受到了压力。
在以往的年报中,上市公司多谈成绩、少谈问题,多描绘未来的机会、少叙述现实的困难,对关键问题避重就轻,几乎成了常态。而今年大批量年报问询函的出现,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问询函所传递的监管压力,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重视程度,除了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和完善之外,也会倒逼上市公司对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伴随着对信披质量的严要求,惩防结合,监管“零容忍”也在升级。据统计,今年已有71家A股上市公司或公司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大幅超过去年同期,而71家公司中,有44家的被调查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占比超6成。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业内专家,对此都乐见其成。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立体、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而加强监管,打击信披违规、内幕交易等,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帮助资本市场引入更多新生资金,促进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